当前,农民工讨薪难已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除了加大法律宣传使农民工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外,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监管和引导的职责。11月23日,笔者从达州市东部经开区麻柳镇司法所了解到,今年夏天,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因该所的及时介入、合理引导成功化解。
【案情简介】
2021年“达钢”搬迁建设以及麻柳镇二工业园区入驻麻柳以来,麻柳镇一直处于大开发、大建设的状态。近几年时间,大量农民工涌入麻柳镇,他们怀揣着勤劳致富的愿望,希望为家庭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但有时事与愿违。2023年8月15日上午,麻柳司法所乌泱泱闯进一大批人,气势汹汹的吵着闹着要司法所为他们主持公道,经司法所工作人员核实了解,他们是安徽人,通过劳务公司介绍来到麻柳镇“达钢”工地做“打桩”的建筑工。现工程项目已结束好几天,劳务公司却跑路找不到人,导致约19万元工资被拖欠。又因他们是外地人,工程项目结束后,他们没有了住宿吃饭的地方,也没有回家的路费,这几天一直露宿街头。38度高温天气,街上尘土飞扬,却只能背着铺盖卷睡在大街上,每天不能挣钱,反而要花费不少,家里也在等着开销,为此心里急的团团转。
【调解过程】
2023年8月15日,麻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受理该案件后,调解人员认真仔细的对该案进行了解、梳理、分析,决定为这12名农民工提供维权帮助。
首先,对农民工代表做好思想稳控工作。农民工辛苦工作,到头来却拿不到工资,没有生活费没有路费,一直在无望的等待中煎熬,多次联系工地负责人都无果。刚进来时,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心情异常激动,大声嚷嚷着再不解决就要去堵路、去工地闹。调解员了解事情的原委后,耐心给农民工讲解各程序的设定规则,大家要相信党和政府,要平心静气的理解配合我们,我们会积极努力的给你们办理。通过与农民工代表真诚的沟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取得了大家的信任,稳定了农民工的情绪,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
其次,掌握案件的基本事实。推选农民工代表,对他们是否签订劳务合同,与谁签订的合同,是谁叫他们过来工作等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核准农民工人数,确定每个人的具体工资额。通过核实了解,他们没有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只是口头达成协议,工程做多少天算多少天,只是每天有人负责打卡记数。调解员又了解到负责他们的劳务公司与"某某"公司是签订了项目承包合同的,在此该纠纷事件遇到了转机。
然后,调解员积极主动与“某某”公司项目负责人取得联系,并要求他到麻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来参与调解,针对该案维权人员众多,数额较大的实际情况,要切实从农民工的角度出发,解决他们真正的困难,尽量通过调解把此事化解,不走诉讼渠道,农民工时间等不起,金钱耗不起,在多等时日,大家怨气加重,难免会有过激的行为发生。
【调解结果】
经过麻柳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努力调解,双方当事人最终达成了调解协议:由“某某”公司先行垫付12名农民工的工资186000元。当天下午就兑现了承诺,农民工拿到他们的血汗钱时,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曾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