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稳:用坚韧和执着丈量公平正义的司法之路

  
2023-07-24 12:52:20
     

陈稳,现任珙县人民法院上罗法庭庭长。多年来,他先后担任书记员、法官助理、诉服中心负责人、执行局副局长等职务。岗位虽然不断变化,但他仍初心如磐,用自己的坚韧和执着,丈量着公平正义的司法之路。



诉服大厅

始终不变的暖心服务

诉讼服务中心,是连接群众与法院最近的桥梁之一,是接收群众诉求的第一道窗口。在这里,总能看见陈稳忙碌的身影。每天面对形形色色的诉讼参与人,陈稳总是从群众的角度出发,以足够的耐心解答每位诉讼参与人的疑问。

2019年底,临近春节的诉服大厅迎来了几名急躁而激动的当事人。陈稳迎上前,为几名当事人详细解释着受理立案所需的必要条件和材料。由于所需准备的材料和条件比较细致,当事人本来就烦躁的情绪更显得激动:“到底还要好多材料嘛?半天弄不好,你是不是故意刁难我们哦?”

陈稳耐心的再三给几名当事人解释相应法律关系适用所导致的法律效果。最终,在陈稳的细心引导下,当事人情绪逐渐安稳,理解到了诉讼所应知晓的风险及程序,及时完备材料并立案。代理人对被误解的陈稳表达了歉意并致谢:“小伙子对不起,刚刚有点激动了,谢谢你帮我们弄这些名堂,麻烦你了。”

三年的诉服工作,陈稳始终以务实的态度,“稳”中有细,耐心慎重看待群众的每一个需求,积极推动诉讼服务的提档升级,为打通“司法为民”的最后一公里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群众事无小事,如何高效推动群众诉讼服务,陈稳一直不断思考并不断实践,每一次的尝试,他始终亲力亲为。2020年,陈稳在上级法院和本院党组指导下,推动建立了全市首个经开区“党建+审务”诉源治理工作站,致力完善人民群众在线服务新需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期间,他又独立制作完成《诉讼服务指引手册》编订工作,得到当事人及律师的高度认可;积极推动全县范围建立“一村一平台一明白人”的诉讼服务新模式,促进基层矛盾纠纷诉源治理……

“陈主任就是我们部门的‘定心丸’!”部门同事说道。

执行之路

人民的期盼总有回应

“生效案件执行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司法权威在群众心中的分量。”转岗至执行局的陈稳一直在用行动阐释这句话的含义。

2022年年底,新春将近,但几起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执行案件始终牵挂在陈稳的心里。

这事还要从2020年陈稳刚到执行局任职说起。

2020年9月,当事人张某雇佣黄某等多位农民工做工,因资金周转问题,迟迟未足额支付工资。起初,蒋某态度诚恳签署了分期还款协议,然而过去两年,付款期限已至,张某当初拍胸脯的承诺随着他的消失变成了泡影。

农民工们心急如焚,其他还没进入诉讼但又关切这几起执行案件的农民工们也打来电话寻求帮助:“陈法官,我听工友说你们在办理张某拖欠工资的案子,我们几个人在他那干活也没拿钱,我们是外地的,经济不宽裕,起诉他要花好多时间哦,马上过年了我们又该咋个办?”

为让大家年前拿到工资,陈稳和同事们在第一时间联系张某。不接电话,就一个接一个的打;不回消息,就一条接一条的发;玩失踪,就一处一处的找……在陈稳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在一辆大巴车上截停张某并带回法院。

从释法明理到法律震慑,张某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看着忙碌一天还没上饭却给自己带来盒饭的执行干警,张某终于低下了头:“法官,我想办法,我现在就想办法筹钱。”

最终,张某按期将部分案款交至法院,农民工工资在过年前终于有了着落。陈稳随即奔向了下一段执行之路。

审判庭上

法槌之声声声公正

“公堂一言断胜负,朱笔一落命攸关。”作为一名庭长,陈稳始终将司法公正作为审判工作不变的标尺。如何让民事纠纷案件得到公平公正的处理,达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从走上审判席的那一刻起,陈稳就一直在认真努力地追寻着。

2023年初,一件离婚纠纷的当事人矛盾已深,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剑拔弩张,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辩着,每句话都带着十足的“火药味”。细心的陈稳发现了案件处理的关键——家庭责任。了解到双方当事人对子女的感情犹深,陈稳随即在庭审后对其子女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以家庭责任和爱子之心为切入点,力求减少当事双方对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庭更多的伤害,最终经调解双方逐渐冷静并达成了一致意见,案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除了做一名公正的审判者,做一名有深度的普法者是陈稳的初心。如何将审判、普法相结合,将司法植入人心,陈稳有着自己的一套“心得”:因案适宜地邀请当地政府部门和村社干部旁听庭审,庭审之后随即开展与案件法律关系相关的专题交流会,结合庭审案例趁热打铁地开展专题普法;邀请乡镇政法委员、综治办工作人员、辖区人民调解员、村社干部参加“法庭夜校”,共同交流学习,提升诉源治理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基层人民法庭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中的前沿阵地作用。

周文

编辑:徐雯夏   校对:张晓雨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