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彤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谭别林
老人安,家庭安;家庭安,社会安。养老诈骗,是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公共秩序的涉众型犯罪。有些犯罪人员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旗号,进行招摇撞骗。老年人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信息获取渠道单一,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不够,容易被犯罪人员的“热情体贴”感动,沉浸于“养生保健”“以房养老”“投资养老”的美梦,结果辛辛苦苦积攒多年的“养老钱”无端被骗。为了老年人的财产安全,请将这些养老诈骗常见案例告诉家中老人。
●养生排毒骗局
某养生会所以洗脚排毒为幌子,利用电解盐水化学反应会变黑,于是谎称老年人洗脚排出毒素,忽悠老年人相信该养生所的足疗有神效,并哄骗购买排毒口服液。
提醒:老年人对健康养生颇为关注,有许多诈骗人员就利用这一点买卖“健康”,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
●保健品骗局
李大爷看了一段保健品广告,殊不知,在一旁的老伴心动了。老伴背着李大爷和儿女分批以不同的金额,在3个月内花费数万元买了一堆没有任何药用价值的保健品。
提醒:保健品诈骗案时常发生,许多因疾病困扰的老年人更容易上当受骗,遇到药品宣传提高警惕,有疾病应及时去正规医院就医。
●中奖骗局
王大妈收到一封信,信封里是一家公司送的“刮刮奖”卡片,还附有公证书。王大妈仔细一看,自己竟然中了200万元巨奖,她立即拨打卡片上电话要求兑奖。随后,她根据电话要求分别打款,逐步被人骗走10多万元。
提醒:付款“兑奖”是常见骗局,请千万别相信。
●免费赠送骗局
有一群人以销售保健器材和药品为幌子,租场地专门针对老年人授课,从而实施诈骗。他们通过免费赠送鸡蛋、水果、小家电等,吸引老年人前去听课。当老年人们被成功“洗脑”后,诈骗人员就骗他们去购买毫无用处的产品。
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切莫贪便宜,遇到免费赠送不要信。
●养老保险骗局
老程的“好友”李某有天突然来其家中吃饭,主动聊起养老保险的问题,称有能力帮忙把养老保险由低保转为高保,保证6个月内可把事情办成,如果没办好就把钱退回来。听了“好友”的保证,老程将6万元交给李某帮忙办理。但6个月过后,仍没结果。其间,老程多次询问,李某都叫其耐心等待。就这样事情一拖再拖,老程才意识到事情的不对劲,便赶紧到派出所报案。
提醒:老年人遇到有关养老保险政策和业务方面的问题,可拨打相关部门电话咨询,切不可走投机取巧之路,更不要轻信他人“门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如有上当受骗,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祛病消灾骗局
张婶外出买菜,遇到诈骗团伙,声称有名神医特别神,然后拉着张婶去找。见到“神医”后,“神医”对着张婶掐指一算,称张婶的儿子10天内将会遇到“血光之灾”,只有将家中全部值钱的物品和现金拿来经“神医”做法才能免祸消灾。张婶慌了神,立刻回家取了8万元现金交给“神医”。而“神医”则以作法为借口趁机将张婶手中的现金调了包。
提醒:鬼神之说为迷信,拿钱消灾更是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