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治关怀撑起成长晴空
——记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雅安检察机关“未雨晴工作室”团队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蒋京洲 杨棕贤
从一个工作室团队,到形成家庭教育指导联合体、建设未成年人110指挥中心等突出成果,雅安检察机关“未雨晴”工作室团队近年来的实践不仅筑牢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屏障,也凝聚了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2022年4月18日,共青团四川省委、省青年联合会发布了关于表彰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的决定,雅安检察机关“未雨晴工作室”团队荣膺第25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办案一起、挽救一个、教育一片”——秉持着这样的初心和使命,“未雨晴”工作室成立以来,团队成员用青春热血和实际行动践行的宗旨,以全面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核心,细心办好每一起未成年人案件,真心关爱每一个未成年被害人、耐心挽救每一个涉罪未成年人,全心开展每一次“法治进校园”活动,用心关注每一个涉未成年人社会热点,用真情挚爱为一个个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晴空。
凝聚“六大保护”力量
推动未检工作高质量发展
“以未雨先行的豪情,创新未检工作;以未雨先知的亲情,关爱未成年人;以未雨绸缪的热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这是雅安市检察机关成立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事业的“未雨晴”工作室的初衷。
2018年6月,雅安市首例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案宣判。家长对孩子没有履行监护人职责,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利益,雅安市检察机关支持起诉,法院判决撤销家长的监护权,由雨民政局担任监护人。
该案是自2018年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刑事执行检察、民事行政检察业务统一集中办理试点工作以来,全省检察机关未检部门办理的首起支持起诉撤销监护权案,也是雅安市历史上首次由检察机关支持起诉的撤销监护权案。该案入选了第三届四川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大优秀(典型)案例。
这一年,也是“未雨晴”工作室的起航之年。已检察机关如何发挥法律监督职责,有效推动未成年人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落实落地是检察机关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这一现实需要为导向,雅安市检察机关将“检”心护航因“未”有爱作为雅安未检团队新的创建品牌,努力打造一支理想信念坚定、主动担当作为、青春活力向上,综合素质全面的未检工作团队。
团队成员坚持贯彻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秉持“以未雨绸缪的热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未雨先知的亲情,关爱未成年人;以未雨先行的豪情,创新未检工作”的工作理念,立足未成年人检察职能,以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为主线,以未成年人维权与犯罪预防为着力点,不断深化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促推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落实落地,有力推动了雅安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积极参与社会治理
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
在充分发挥检察法律监督职能,推动未成年人个案保护的同时,“未雨晴”工作室团队也秉持着“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决心,积极融入社会治理。其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成果,就是“未成年人110指挥中心”工作制度。
据介绍,“未成年人110指挥中心”工作制度,构建了由检察机关牵头,具有未成年人管理和保护职能的行政执法部门参与,地方政府强化管理未成年人保护新格局,有效解决了未成年人保护信息共享难、工作衔接难、流转处置难的问题。该机制通过建立协作机制、考核机制、畅通信息渠道、强化信息研判、迅速分流处置等方式,全面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5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通过网络发布《法治蓝皮书·四川省依法治省年度报告NO.7(2021)》,雅安市检察院应邀出席发布会。蓝皮书第四部分“司法建设”,雅安市检察院课题组《未成年人检察社会化支持体系的雅安模式》成功入选。
雅安市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立足未成年人保护职能,统筹检察、公安、教育等部门力量,集中开展线索信息收集处置、法律监督、未成年人关爱救助等工作,切实筑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屏障。
截止目前,“未成年人110指挥中心”信息平台收集涉未成年人信息698条,通过审查核实属于涉未成年人信息253条,办理撤销监护权、抚养费纠纷、劝返辍学儿童、协调安置困境儿童等案件50件,切实有效维护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升了未成年人保护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