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破产到重整” 自贡沿滩法院破产重整开新局

  
2022-05-12 10:39:30
     

姜尚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郭建民

近日,自贡市沿滩区人民法院成功运用破产重整程序,推进自贡市虹旭金属有限责任公司破产重整工作,这标志着在政府、法院及破产管理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即将“死亡”的公司再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据悉,该公司在重整期间,企业承租人不停产不停工,既保持了企业经营的连贯性和职工稳定,又保障了政府税源和就业岗位,达到企业、职工、政府和投资人四方共赢的效果,是破产审判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也是沿滩法院第一起破产清算转破产重整成功案例。

2013年3月,虹旭公司被要求转型升级而停止了建设,并导致大量设备闲置,企业经营无以为继,成为名副其实的“僵尸企业”。

虹旭公司债务人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法院审查后裁定予以受理,该公司牵涉的债权人众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厂房出租给10余家企业用于生产经营,法院认为虹旭公司具备重整的价值和可能性,同意公司申请破产清算转为重整,“重生大门”正式开启。

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是重整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管理人尽最大的广度和深度挖掘潜在的重整投资人,各方的努力让重整工作迎来了曙光。

   沿滩法院继续加强与管理人沟通,确定了“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最大化保障各方权益”的工作思路,引导管理人有针对性的制定重整计划草案,确保重整成功。

沿滩法院将“府院联动”机制深度融合到案件审理过程中,在涉及企业安全生产、办理产权、债务重组收益涉税问题以及与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协调等方面,多次召开府院联动会议沟通,实现府院联动一站式处理,就审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讨、论证,对破产案件的顺利推进起到重要作用。

破产重整是在法院主导下进行的司法程序,但对于职工权益保障、税务政策和企业信用修复以及金融环境稳定维护等问题,必须紧紧依靠政府支持,统筹整合各方力量,多渠道解决危困企业的矛盾和问题。在本案中,沿滩法院与地方政府积极探索,运用“府院联动”机制,一方面与管理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对案件审理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及时沟通和研判,另一方面将企业破产重整中意向投资人提出的政策问题,及时召开府院联动会议专题解决,打消投资人顾虑。如向区科经局、区税务局咨询环评、税收优惠政策等,为企业破产重整提供政策保障,有力推动了破产重整的顺利进行。

沿滩法院副院长黄强表示,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委和上级法院关于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立足职能,进一步完善“府院联动”工作机制,把相关政策融入到审判执行全过程,协调各方力量,保障破产企业重整计划得以顺利实施,让企业“活过来”,更让企业有活力地“办下去”,切实保护各方合法权益,为优化沿滩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坚强的法治保障。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