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魏丹
提起护士,人们心中想到的大多是白衣飘飘、亲切温柔的女性形象,在护士这个职业的“女儿国”中,还存在着为数不多的“特种兵”。
在四川省盐源强制隔离戒毒所里有一群“特种兵”,“白袍加藏蓝”的他们同样用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誓言和伟大的抗疫精神,传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使命。
他是确保场所疫情零输入的抗疫“小能手”
“也许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相隔万里,而是家就在16公里处,却没能在大年夜回家吃上一顿年夜饭。”易阳笑着说。
易阳是盐源强戒所疫情防控办公室护士。2020年初,新冠疫情开始蔓延,作为当时唯一在所内的医疗人员,他主动请战,毅然承担起所内疫情防控重要工作。“第一次面对新冠疫情,如何保障所内安全稳定,还真有些摸不着头脑,”易阳回忆说,那年的春节和同事两人几乎每天工作到半夜,只能嘴里吃着方便面,眼巴巴看着家人发来的团年饭照片。
虽然缺席了期盼以久的团圆年有些遗憾,但他也很快地收拾好心情投入到工作中。在全所范围内立即开展排查工作,“当时全所103名民辅警,打完一轮电话嗓子都冒烟了。”易阳乐呵呵地说。但排查工作他一刻也没松懈,坚持每日排查成了他每天起床做的第一件事。为了确保场所内项目施工地安全复工,他着手安排工人隔离场地、准备消杀物品、建立集中隔离的规章制度,甚至担任起隔离人员的健康顾问、心理顾问。每日奔走在指挥部、项目施工地之间。
就这样,盐源强戒所疫情防控的医疗保障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直到现在,盐源强戒所依旧保持“零输入”的“战绩”。即便如此,易阳也没有放松警惕:核酸采样、送检;验收、发放防疫物资;制订符合场所实际的各类防控措施;随时关注官方发布的疫情防控最新消息……。在日复一日中,他坚持把护理工作中养成的细致严谨用到了疫情防控工作中,为继续确保场所疫情“零输入”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是温柔细致又严肃认真的“双面人”
护士节这天也刚好是张俊豪结束上一轮封闭执勤的日子。他上次回家还是28天前的事情了。
张俊豪是盐源强戒所戒毒医疗中心的护士。2015年大学毕业后,原本在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的他,心里一直念着儿时的梦想。“我爷爷和爸爸妈妈都是司法警察,小时候就梦想着长大也能成为一名警察,奶奶原本也是学护理专业的,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当成护士。”张俊豪说,现在的工作不仅继承家族“衣钵”,还能弥补奶奶的遗憾,这是他最理想的职业。
2017年,他来到盐源强戒所工作。但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和家人也开启了聚少离多的日子。“这五年,只有一次回家过年了,因为疫情也很长时间没有回老家和父母团聚了。”张俊豪说道,虽然有些无奈,但是他把这当作是对自己的一个磨练,“好在家人也是同样的工作性质,都能相互理解”。
由于盐源强戒所是一个“年轻”的戒毒所,目前在医疗人员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张俊豪不仅是唯一的临床护士,还是封闭执勤区唯一的护士。作为医务工作者,他温柔细致,为戒毒人员配药、抽血、接种疫苗、换药包扎等等,承担着场所戒毒人员的日常护理工作;身为警察,他严肃认真,参与戒毒人员的戒治工作,帮助戒毒人员开启新生活。
在同事心中,他是一个扛得起仪器、搬得动病人、拿得稳针头、更担得起重任的“男”丁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