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公安岗位,他们没有与犯罪分子的正面较量,没有轰轰烈烈的英勇事迹,他们有的只是在字里行间挥洒磅礴才情,在键盘鼠标的合奏中演绎人生精彩。这就是公安工作中平凡而又不可或缺的内勤岗位,而新警谭小凡就是他们中普普通通的一员。
毕业于四川警察学院的谭小凡,2021年参加工作,现为眉山市青神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内勤民警。提起自己名字的由来,这个开朗的女孩说:“我父母的初衷是希望我一生小事当成大事做,在平凡的生活中活出自己的不平凡。”入警后,谭小凡将这句话牢记心底,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
执笔为战,敬业善学的“实践者”
作为警营小白,从学校踏入警营,身份的转变对于谭小凡来说是一次新的挑战。刚接手内勤工作时,她无所适从,手忙脚乱,但她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迅速调整状态,理思路,找方法,摸规律,逐渐成长为上传下达、材料编报、沟通协调的业务能手。她不会就学,不懂就问,在实践中得经验,时刻要求自己在“细”“准”二字上下功夫,为避免工作遗漏,她列出工作明细,完成一项勾画一项,几个月下来,笔记本记了一整本。她勤奋好学,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法律法规、公文写作等,正是她不服输的韧劲,便很快熟练掌握了相关业务知识,为更好开展内勤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11月,青神县电动三、四轮车违法上路行驶专项整治行动开展前,对整治重点的农村地区开展好宣传动员工作,争取农村群众理解支持,成为了整治行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谭小凡作为宣传主力,数十天吃住在乡镇,联合乡镇工作人员依托“美丽乡村行”电影下乡活动,“村头大喇叭说法”等系列宣讲,向群众普及整治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上到集市广场、下到田间地头,处处留下了她的脚印,面对群众的不理解,她从群众角度处罚,用接地气的方式为群众解疑答惑,不断拉近警民距离,树立了良好的警察形象,群众都亲切称呼她为“小凡闺女”。
忠诚为民,勇敢果断的“守护者”
谭小凡自入警一刻,就将为为民服务、护民平安作为自己的宗旨准则。春节期间,谭小凡随队开展巡逻督导时,接110通报称:城区大北街的一栋居民楼发生火灾,请就近警力前往支援。接到警情后,她与同事迅速赶往现场。到场后,发现该栋居民楼窗下的一堆杂物正在燃烧,冒出滚滚浓烟,俨然有愈演愈烈之势。情况紧急,谭小凡和在场的同事发动周围群众,采取接力的方式端水灭火,由于入口较窄,身材娇小的谭小凡主动请缨,充当了灭火第一棒。经过近半个小时的扑灭,火情被有效控制。由于扑救及时,未造成人员财产损失,而此时的谭小凡浑身湿漉,双手被冻得不停颤抖。
在信访工作方面,谭小凡也有自己的“绝招”。她总说:“开展信访工作,就要用心聆听群众诉求,善于换位思考,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才能最大程度让信访工作取得较为圆满的结果。”2022年3月,一名癌症晚期的信访人因电动三、四轮车整治行动的开展,其购买的电动四轮车为违规产品,不能上路行驶,为他日常就医带来极大的不便。了解到该情况后,谭小凡多次深入该员家中开展教育劝导工作,并积极联系民政、社区等部门,及时帮助该其解决实际困难。最终,在她的不懈努力下,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以梦为马,勇于创新的“耕耘者”
随着移动自媒体的发展,对公安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谭小凡深知宣传对于公安工作的重要性,作为零基础的她却对宣传工作满怀激情,她从零开始写文案、修图片、做视频,时刻“头脑风暴”。她认真梳理,反复斟酌素材中的亮点,构思视频的剪辑方式,用视频的方式讲述有深度、有温度的公安故事。她主创的《案例警示》栏目在县局微信公众号连载,稿件、短视视频多次被省厅交警总队微博、抖音,川观新闻等媒体采用转发。
在全县电动三、四轮车违法上路行驶专项整治行动中,她深入行动一线,随警报道,用镜头记录着整治行动中发生的的点点滴滴,向社会传播整治行动前后天翻地覆的变化。共撰写各类动态信息、人物事迹、提示警示等稿件42篇,并及时推送主流媒体发布,为整治行动营造强大声势,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虽然谭小凡没有冲锋一线,但她通过一篇篇报道,让更多人感受到了青神公安民辅警的艰辛和不易。
新警小凡,从一名懵懂的警校生变换为人民警察,身份的转变,让她始终履行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铮铮誓言,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新时代青年女警的无悔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着精彩的人生篇章。
李佳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