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化” 抓牢“三实”——成都市成华区先行先试推动法治建设提质增效

  
2022-05-17 11:39:08
     

成华司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近年来,成华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建设全国一流法治城市标杆区目标,以全省全面依法治区示范试点为总牵引,以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为新引擎,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提速换挡、奋进突破。

据了解,先后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区、中国法治政府提名奖等荣誉,在2021年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中,成功通过中央依法治国办书面评审,进入综合示范创建“实地评估”和“人民群众满意度测评”阶段。


▲成华区率先点亮全国首批“法治融屏”

强化责任、压实链条 以高站位统筹一盘棋

为进一步统筹好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该区始终严格按照三个“坚持”为驱动。首先是坚持“三级书记”统抓,构建了区—街(部门)—社区“三级书记”抓法治责任体系,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全区“十四五”规划,制定实施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区委区政府先后专题研究法治政府建设20余次,有力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全面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

再是坚持“关键少数”带动,把“关键少数”法治素能提升作为全面依法行政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完善会前学法、任前考法、年度述法、等常态化机制,大力实施习近平法治思想培训,组织领导干部开展学法讲法活动50余场次,鲜明加重选人用人法治“砝码”,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改革发展、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显著提升。

最后是坚持“目标管理”推动,将法治政府建设列为全区“一级目标”严格管理,逐级签订《依法行政责任书》,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督察,大力推行“红旗激励+红黄牌预警”机制,主动向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人大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自觉接受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广泛监督。

量化指标、做实创建 以项目化提升首位度

在创建中,成华区对照标准、结合实际,拟从五个“突出点”全面落实推进工作,形成了系统治理体系。

一是突出行政决策“起始点”。优化完善行政决策程序机制,在全省率先成立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委员会,制定重大行政决策“全链条”程序样本,探索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四级标准化”新机制,全覆盖完成区政府关于疫情防控、城市更新、招商引资、政府投资项目等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合法性审查。

二是突出营商环境“着力点”加快提升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水平,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广“成华线上涉企服务平台”,深化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告知承诺”制度,加强“智慧政务”建设,实现依申请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最多跑一次”事项100%,智慧警务服务驿站、 “优信办”智慧政务服务等项目入选全国示范案例。

三是突出行政执法“重难点”。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律师随队执法、群众随案监督、服务随件联动”“3+N”执法新机制,探索“互联网+监管”智慧执法,强化“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创新行政执法“沙盒式”“触发式”监管等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模式,全年开展执法专项督查42次,完成执法案件评审600余件。

四是突出行政复议“突破点”。稳妥实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畅通“府院对接”季度联合通报机制,行政复议决定履行率、重大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率均达100%,行政诉讼败诉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五是突出依法治理“落脚点”。全面夯实社会依法治理根基,在全国首创“四诊四调”分层过滤解纷机制,“律警民”协同调解模式获评成都法治政府建设创新项目,“大联动•微治理”入选四川法治政府建设创新实践案例,人民调解“五化联动”改革获评全国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

优化实践、抓实试点 以新实践打造新名片

具体实践中,全区积极探索“依法行政”新模式,在全区各单位推行“一账一图两本”的“法治账图”模式,推动实现“法、岗、人、事、责”紧密结合。同时,深化“法治利企”新计划,做优新经济领域孵—产—研—创—投“五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培育出中建西勘院等一批依法治企典型。

期间,成华区在全国率先建立城市有机更新决策草案、项目规划、施工建设、运维管理等“全链条”合法性审查制度,创新推行“律师派驻项目现场”制度,进一步完善了“法治营城”新机制。创新打造全国首个“云学法云普法”智慧平台,率先点亮全国首批“法治融屏”,推出全民普法“六个一”体验方式,深化法治榜样“十百千万”选树活动,进一步构建夯实了“法治宣教”新场景。

成华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构建了“15—10—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将全区社区法律服务工作站全面升级为“社区法律之家”,培育了“伟旭公益法援”“民族之花工作室”等品牌,相关经验被写入全国“八五”普法规划。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