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也曾立志进入警营,对警察工作充分好奇,那么不妨跟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工作生活。共同见证下这位新时代优秀的人民警察代表,从他身上,感受一名人民警察的热血与光荣,奋发与担当,心酸与荣耀。
他叫卢伟,绵阳三台人,2009年从部队转业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巴中市巴州区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副大队长。30多岁的他,常年奋战公安工作一线,战酷暑、斗严寒,用忠诚和书写了人民警察的公平正义。曾被评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全国公安机关“标兵个人”“全省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荣获巴州区“五四青年奖章”,记个人三等功4次。
初心不改,他把橄榄绿渲染成藏青蓝
2010年,已是“老兵”的卢伟脱下了军装,融入到警营。
初到警营的他被分配到巴州区公安局水宁寺派出所,农村派出所人少事多,他主动向所长请缨“兼职”社区警务工作,他说:“我们只有经常接触群众,通过入户走访了解群众,方知辖区人和事,如果离开了群众,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基之厦,就会一事无成”。
面对偌大的群体,他深知责任重大,为了做好农村基础工作,积极主动向前辈请教,主动学习,他制定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就是扎根农村,把自己融入到农村居民之中。辖区人口多,情况复杂,路又不好走,他克服困难,吃住在所里,骑着摩托车,起早贪黑,挨家挨户开展实有人口调查。为了尽快熟悉群众,提高工作效率,除了必要的单位值班执勤、集中学习外,他常常根据农村特点利用早上、中午、晚上以及休息日进行户访,与村民“拉家常”、促膝谈心,积极与老百姓交朋友。
某天,正在村里走访群众的卢伟,听到了“村里留守老人朱大妈心脏病突发,急需送医院救治”的消息。朱大妈子女在外地工作,身边没有一个亲人。他火速联系救护车赶到他家,将朱大妈送医院治疗,垫付了上千元医药费,并请专职护理照看,直到朱大妈的子女从外地赶回医院。
工作中他还专门准备了一个笔记本,对村里的情况和群众的需求都认真记录,通过为真心实意群众办实事,获取了群众的信任,成为留守老人和孩子眼中的好“儿子”和好“爸爸”同龄眼中的好大哥。
“我曾经家徒四壁,是村里出名的贫困户,正是卢警官的言传身教,让我重新走上了自强的道路,想起当初的我与现在的我,我感觉自己像是重生一样,我和家人都非常感谢他。”这是卢伟曾经帮助过的贫困户苟某对他说的话。在一次下乡工作中,卢伟了解到苟华家生活困难,作为一家之主的苟华高不成低不就,没有一技之长维持家庭生计。为此,卢伟主动找到苟华,多次与他谈心交流,最终转变他的就业态度,并介绍他到巴城学习手机维修。一年后,依靠掌握的手机维修技能,苟某有了稳定的收入,家庭经济状况也逐步改善,与全区人民一道过上了有奔头的小康生活。
卢伟在派出所工作的短短一年多时间里,骑坏了3辆摩托车,上门走访群众600余户,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0余件,辖区3万余户村民的信息做到了应采尽采、完善更新,每村户情熟悉率达到95%以上,并练就进百家门、知百家情的基本功。同时将农村群防群治工作的有机结合,控压农村犯罪,搞好农村的安全防范,让卢伟真正成为水宁寺乡镇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一年的时间他迅速完成了由一名优秀军人向优秀民警的转身。他贴了贴工,贴钱,最重要的是贴近了群众的心。
寸步不让,化为金盾矗立在危险的前沿
每每谈起巡特警,可能我们脑海里立马浮现出穿着威武的制服,身背“八大件”装备,开着警车巡逻或步行巡逻于大街小巷。看似很神气、威风,其实这是一份需要坚定毅力和正义感的“苦差事”,而身为一名公安巡特警的卢伟却很享受这份“苦差事”,总能在危机关头第一个站出来,总能在危险时刻排危解难。
2021年10月17日凌晨0时30分许,巡特警大队接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指令称:在巴中市巴州区老江北“名都饭店”对面有人蓄意持刀打砸银行ATM机,并砸坏过往的汽车玻璃。接到指令后,卢伟迅速组织警力赶赴现场,制定了详细的处置方案,防止其逃脱给群众造成恐慌。在短暂的对峙后,当嫌疑人持刀扑向出警民警的关键时刻,卢伟果断下达指令,并率先上前堵截,使用盾牌与钢叉等警械合力将嫌疑人成功控制,及时消除了社会治安隐患,切实维护了社会公共安全。
巡特警工作担负着多项职能,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连轴转,不仅要在高速出口设置武装检查点,还要在城区开展武装巡逻,更要经常性突击检查特种行业场所,协助各警种抓捕暴力犯罪嫌疑人员,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各种危险随时可能发生。但卢伟同志总是冲锋在前,敢为人先,为群众矗立起担当之盾。
兢兢业业,只为在警营生长出参天大树
凭借着在部队和实战练就的过硬技能,卢伟很快被选拔担任了省厅广元战训基地“实战教官”,负责对巴中、广元两地民辅警的教育培训。在训练时,他“冷若冰霜”“不近人情”,警械使用、徒手攻防、查缉控制、现场急救等科目,他总是“一令一动”“手把手”教学,严苛得近乎刻板。但训练之余,他却十分健谈、笑声阵阵。他反复提醒战训的同事:“我们可能十年都不会遇到一个持枪拒捕的歹徒,但若遇到了,我们的训练技巧不仅是维护群众利益的法宝,也是我们保护自己安全的护身符。”
归建单位后,他主动担负起全局教育训练的任务,积极报名参加市、区局教官培训团队。他经常放弃休息深入一线所、队进行警务技能授课,送教成效明显,得到一线民警广泛好评。他还多次参与市、区公安机关民警手枪实弹射击训练、新招录民辅警岗前培训、“送教下乡到一线”活动。实战教学异常辛苦,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烈日灼伤了他的脸颊,粗糙的地板与他的身躯一次次亲密接触……
“他是不知疲倦的老牛,开垦出一片片适宜我们生长的空间。”单位同事对卢伟不吝赞誉。
特别是在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巴中市委市政府、巴中市公安局先后举办了“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巴中市反恐防暴‘135’应急处置演练”和2019全省公安机关“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特警应急集结拉动誓师大会。他受命组织警务人员进行为期半个多月的集中训练,代表巴州区参加模拟刀斧砍杀现场处置和枪支战术科目表演。时间紧、任务重,作为教官的他带领集训队克服酷暑天气,加班加点组织训练,受大雨等天气的影响,有时为了赶进度经常熬至通宵达旦,手掌磨出了老茧,膝盖受伤严重,手臂刮痕累累,即便这样他仍然克服压力、微笑面对,对演练科目的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最终高标准的完成此次演练任务。
聚少离多,因为他从未熄灭心中的火
因为离家远,从警8年来,卢伟常常是以所为家、以队为家。8年间,他缺席了父母年复一年的生日聚会和节日团圆,缺席了儿子和女儿童年的成长,没有完整的休过一次假。每逢节假日,都是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千里迢迢从三台老家过来看他,同事都劝他要“常回家看看”,卢伟却说:“我还年轻,理当多为同事们多分担些,至于妻儿,他们都挺支持我”。
因为休假的问题,他与家人有过数次争吵。最严重的一次是2020年初“战疫”期间。因为他与妻子曾说过平常的小事情就不计较了,如果遇到大灾大难的事,不管怎样我们一家人要一起面对,当时疫情爆发,面对每天激增的病例报道,卢伟的家人非常担心,当时因为是春节,考虑到他返回巴中上班生活不便,经商量后决定带上妻女一起到巴中,互相有个照应。但是正当到了约定的时间,卢伟却再一次失约,悄悄地从绵阳回到了工作岗位。那天他老婆打电话跟他哭着吵了一次,他的父母也第一次因为工作责备了他。
告别家人后,卢伟立即回到岗位,组织大队党员民辅警成立党员先锋队,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同时千方百计联系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确保战疫队员既能有效执行疫情防控任务又能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安全。疫情防控期间,他带领的党员先锋队组织开展卡点值守、精准核查、联勤封控及疑似发热病人的转移治疗,累计检查车辆5.2万台次,协助体温检测11.8万人次,体检、筛查异常体温对象64人,协助送检、隔离的密切接触者和疑似对象20余人。此外,他还负责单位防疫应急物资保障等工作,总之哪里有需要,他便立即想方设法的去完成。当人民群众睡梦正酣的时候,他还在不停的奔波,只为做到核查“一刻不误,一人不漏”,不贻误战机。
不是绝情,是极致的深情;不是冲动,是不悔的抉择。我想,这是对卢警官多彩人生的最好诠释。(赵娜 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