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下午,绵阳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毛怀军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22年稳增长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称:“今年以来,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主体发展信心,中央、省作出重大决策部署,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绵阳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财政会同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密切配合,全面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1至4月份,全市为市场主体减负55.07亿元,其中: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39.29亿元,新增减税降费8.83亿元,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6.95亿元,助企纾困的政策效应凸显。”
毛怀军对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相关情况作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解读。
第一、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相关情况。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自4月1日起实施,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相对于减税和增加政府投资,留抵退税政策效果更直接、更及时,能够直接增加企业现金流,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增强企业内生动力。一是加大政策力度,优先支持小微企业,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支撑的就业人口多,但抗风险能力比较弱,是历次减税降费重点支持的对象;今年的留抵退税政策继续聚焦小微企业,将增量留抵税额退还比例由60%提高到100%,并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同时在退税进度上优先安排小微企业,从4月起优先退还微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5月开始退还小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二是扩大政策覆盖面,重点支持制造业等行业,今年将先进制造业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政策范围,扩大到全部制造业,全面解决制造业、科研和技术服务、生态环保、电力燃气、交通运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六个行业留抵退税问题。
第二,其他新增减税降费政策相关情况。今年除留抵退税政策外,中央、省还出台了一系列制度性、阶段性的减税、缓税、降费政策。一是延续实施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阶段性免征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的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按照50%征收小规模纳税人、小微企业房产税等“六税两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今年一、二季度部分税费等。二是鼓励企业大力实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包括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价值在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允许加速折旧等。三是围绕重点民生保障领域精准施策,纾困解难,包括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免征公交、出租车、客运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业增值税;符合条件的快递收派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继续支持生产、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延长增值税进项税额加计抵减政策期限等。
第三,采取的工作措施。一是安排专项补助,弥补减税降费政策形成的基层财力缺口;二是强化资金保障,及时调度资金,确保政策红利快速直达纳税人;三是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开展宣传,提升社会公众对新政的知晓度,同时简化流程,优化服务,严格审核,确保政策平稳有序推进;四是开展风险核查,坚决防范和打击骗取留抵退税等违法行为。
毛怀军在发言中表示,下一步,绵阳市财政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继续会同相关部门密切关注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情况,持续在财力和资金上对基层给予大力支持,强化资金监管,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赵银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