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起来看看
红原县人民法院
审理的这个案例吧
01.
案件回顾
案件当事人扎某某与俄某原为自由恋爱,不过婚后生活当中,由于双方性格不合,经常因家庭琐事而产生争吵和冲突,法院在经审理过后,认定双方感情确已破裂,判决准予离婚。婚内共同财产根据判决书进行比例分割,离婚双方均未在法定期限内上诉。
但是判决生效后,离婚双方婚内共同财产涉及276头牦牛,双方迟迟不能达成一致,诉讼期间甚至发生了肢体冲突。
02.
法院调解
过去几个月中,安抚当事人情绪、释法说理、主持财产分割工作让法官尕让卓玛耗费了大量心血。捏着当事人的离婚证明书,5月22日早上8点,在法院副院长赵国贤的带领下,尕让卓玛和法院14名法警一同踏上了前往红原县龙日镇的路途。在那里,276头牦牛排列在护栏中静静等待,一场“特殊”的财产分割活动即将拉开帷幕。
本案“棘手”之处
一方面
双方当事人在诉讼期间曾多次发生纠纷,家庭纠纷有升级为家族矛盾的风险。
另一方面
双方财产有近300头牦牛需要划分,如何使法院判决扎实有效得到执行,令当事人服判息诉,乃是此行重中之重。
为确保财产分割工作顺利进行,法院方面严阵以待,不仅协调龙日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派出所干警、当地村干部等全程参与协助,还提前对参与本次行动的法官、法官助理、法警等进行了详细地分工——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统筹、安保小组负责现场秩序维护、法治宣讲小组负责释法说理......
来到远牧定居点,牧场青草在山坡逶迤而行,远处尚待“分割”的牦牛群则不时发出温顺的低鸣。大家席地而坐,法官们分别约谈双方当事人,为他们发放了离婚证明书,并进一步向双方宣讲法律政策,安抚他们的情绪。在解答法律问题的过程中,法官们则充分听取双方的意见看法,尊重当地合法合理的村规民约,并邀请村支书进行现场监督,财产执行现场秩序井然。
随着护栏的慢慢打开,一头头牦牛从中次第走出,尘土在人们的吆喝声中不断膨胀又落下,尕让卓玛的这件“心头案”也随着渐渐落了地。男方领回了当初带来的23头牛,同时带走了婚后双方发展的100头牛中的20头,剩余牦牛则归女方及其家人所有。
近300头牦牛“各有归处”,随后,在男方依据判决向女方支付共同存款6万元后,本次历时14小时的执行行动圆满结束,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
03.
法官总结
“让法治观念深植群众心中,用执行力量兑现裁判结果,本次行动不仅是《民法典》在当地的一次生动实践,也从推进现代化婚姻观念、促进男女平等的角度对当事人进行了一次思想教育,希望他们在离婚后也能共同关心自己的孩子,同时,以勤劳和努力创造各自美好的新生活。”红原县法院有关负责人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