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泸县警方接到
法院移交的一起“养老金诈骗”案
经过缜密侦查
固定相关证据后
将犯罪嫌疑人熊某列为网上追逃
2021年4月,熊某在西安被警方抓获
经查:
2008年,熊某在牛滩镇经营一家电子游戏厅时,认识了陈某、兰某老俩口,并多次以扩展游戏厅,代理某产品销售为由,向夫妇俩借款共计13万余元。
2015年,熊某得知玉蟾街道某网吧转让,想盘下把自己的产业扩大,可资金又成了最大的障碍,怎么办?熊某又想到了陈某、兰某夫妇,可之前借的13万余元还欠着,自己再开口恐怕有些困难。
于是熊某便编造自己有挂靠企业的养老保险名额,可以帮已到退休年龄的陈某、兰某夫妇办理,让他们赶紧筹钱。夫妇二人想着年龄越来越大,老了之后有所保障,于是东借西筹12万余元,交给熊某办理养老保险。熊某拿到钱后,把伪造的手续交给了老俩口。
为了让陈某、兰某二人深信办理了养老保险,熊某自2015年起,定期给夫妇二人银行卡汇入900余元的养老金,但是这笔养老金同样又被熊某以经济困难借走。2019年,熊某实在是没钱给陈某夫妇二人“发放”养老金,只好停发。老俩口这才看清了熊某的真面目……
目前,熊某已被泸县人民法院
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十个月
并处罚金人民币六万元
责令熊某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74345元
近日
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正式开启
为此警方梳理几大典型案例
面对骗子的花招一定要“擦亮眼睛”!
警方提醒:
一、不要贪图便宜。面对形形色色的骗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贪图小利,不轻信他人,牢记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凡是有人让您出钱,一定要多一个心眼,不能轻易将自己的钱拿出来。
二、提高法治意识。老年人平时要多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栏、标语等,了解当前多发的各类诈骗手段,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三、端正保健理念。要从正规的渠道获取科学的保健常识,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就医,不轻信所谓的特效药、神药、进口药,以防陷入“药托”的骗局。
四、树立安全思维。注意妥善保管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本人证件号码、各种与身份信息或银行卡绑定的账号、密码等,不向他人透露,并尽量避免通过公共网络环境使用金融服务。
五、警惕上门推销。由于老年人独自在家时间居多,日常应多与邻居打交道,遇到可疑、陌生的人观望、敲门等情况,必要时拨打110报警;对上门维修、送货、送礼物等身份不能确定的人员,尽量等子女回家后再接待。
六、保持警戒心理。有些骗子常常主动与老年人打招呼、套近乎,同时表现得很热情,此时有的老年人就容易放松警惕。在此特别提醒老年朋友,千万不要和“陌生人”过于接近,以免上当受骗。另外,独自外出时不带贵重物品和首饰。
七、不要轻易动钱。凡是要动钱的时候,不要相信骗子那些“不要告诉任何人”的话,自己拿不定主意时,一定找老伴、孩子或自己信得过的邻居和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商量对策,必要时要及时报警。
八、警惕“各种讲座”。不要参加所谓公司提供的讲座、免费旅游、免费茶话会、免费参观公司经营等活动,不要盲目相信高额回报的宣传和所谓“公司实力”,防止陷入骗子的套路。
保护老年人权益
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
欢迎大家积极举报
泸州市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