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期间,正在值班的蓬溪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副局长唐能成接到电话,一位老人喘着粗气在电话中急促地说:“法官,我看到刘某回大石镇老家上坟来了,你们快来,晚了他就走了!”
提起刘某,在蓬溪法院执行局可是“名人”。2016年,刘某带着八名蓬溪老乡到甘肃包工,后刘某资金链断裂无力支付6万元的工资,在八人的要求下,刘某出具了欠条并约定2016年底支付。约定到期后刘某一拖再拖,八名民工无奈将其告上了法庭,案件经审判很快进入到执行程序。
执行中,执行法官对刘某的财物状况进行细致调查,并多次到其老家实地走访,都未发现可供执行的财物。后刘某外出务工“失联”,执行法官对刘某进行了限制高消费、拉入失信黑名单处理,案件暂时告一段落。
4月3日的这通电话重新给案件带来了希望,唐能成副局长组织值班法警火速赶往大石镇,成功将刘某截住并带回法院。
“法官,我不是想赖账,我是真的没有钱,今天回来上坟,我都还是借了几十元路费才回来的”刘某可怜兮兮的陈述,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刘某难道真的如此困难?执行法官随即对刘某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进行了查验,虽然余额不多,但其在2、3月仅通过微信支出就超过了2万元。刘某的谎言不攻自破,执行法官决定立即对其采取强制措施,刘某眼看无法自圆其说,终于卸下伪装开始“筹钱”。
当天下午五点,这笔拖欠六年之久的工钱终于顺利发放到了八位民工的手上,自此,他们的讨薪路圆满画上了句号。
记者罗孝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