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心融合 双轨并进” 铸强天府诉源治理改革品牌

  
2022-04-08 09:47:23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魏丹 刘冰玉 天府新区法院供图

四川天府新区是“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随着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社会矛盾纠纷也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如何高质高效化解纠纷,及时有效疏导社会矛盾是基层社会治理的一项重要课题。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天府新区法院)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推动矛调中心与诉源治理中心深度融合、推行“市场化+公益化”双轨调解机制、设立一站式司法确认中心等“天府实践”,用实际行动书写高质量改革答卷。今年1月,该院“双心融合 双轨并进”解纷机制荣获首届“四川法院改革创新奖”。






天府新区法院开展“调解文化月”系列活动,向社区群众发放调解手册

入 选 理 由

构建“双心融合 双轨并进”解纷机制

筑牢基层社会治理基石

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片区人民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重要指示精神,以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为目标,创新构建矛调中心与诉源治理中心“双心融合”运行体系,推行“公益化+市场化”的“双轨并进”调解机制,完善替代性争议解决、司法确认、专业审判的三阶解纷模式。改革经验在全国法院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研讨会上交流。2021年,特邀调解化解纠纷4942件,同比上升97.36%,自动履行率74.07%,实质性解纷成效显著。

“双心融合”

矛盾纠纷一站调处按下“快捷键”

小琴(化名)和小王(化名)原是一对大学生情侣,分手后闹得不可开交。为了泄愤,小琴在小王学校的论坛上发布打上“渣男”二字的小王照片并发布了一些聊天截图,导致小王因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处分。愤怒的小王以小琴的行为侵犯了其名誉权、肖像权为由,将曾经的恋人诉至法院。小琴坚称自己才是这段感情中的“受害者”,多次扬言“用命来证明自己没有错”。

“在这种情况下,一纸判决对法官而言很容易,但我们意识到,这并不能真正解决两名小青年的矛盾。”天府新区法院总部商务区法庭法官陈思告诉记者,在随后的调解中,法院邀请天府新区社会矛盾纠纷化解协调中心(以下简称矛调中心)暨诉源治理中心的心理辅导老师对小琴进行心理疏导,在调解员、法官、心理辅导员的共同努力下,两人真正解开心结,为这场感情“闹剧”画上和解句号。“这起案件能够圆满解决,正是得益于‘双心融合’的运行体系,让不同的纠纷根据其特殊性得到妥善化解,实现事心双解。”陈思如是说。

2021年7月,天府新区成立全省首家区级矛调中心暨诉源治理中心。谈及推动两大中心融合的原因,天府新区法院立案庭(诉服中心)负责人张萍告诉记者,诉源治理中心的主要职能是提供解纷服务保障,比如纠纷化解、法律咨询、巡回审理、司法确认,而矛调中心是集人民来访联合接待、公共法律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心理服务平台、矛盾纠纷诉调对接等五个平台为一体的现代化社会治理共同体。两个中心虽然略有差别,但是都需要街道、法院、公安等多个社会治理主体参与,同时又都具有化解矛盾纠纷的相同目的。“因此,融合运行可以推动两大中心物理空间、职责功能、人员队伍等要素资源的深度融合,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张萍说道。

据统计,自2021年7月正式揭牌运行以来,矛调中心暨诉源治理中心共接待群众19984人次,调解案件3197件。案外协调处理批案400余件,成功化解200余件;对中心调解不成的案件,及时引导当事人进行速裁,共开庭70件次。

“双轨并进”

营商环境建设跑出“加速度”

随着四川天府新区与四川自贸区经济建设持续推进,天府新区法院辖区呈现商事主体众多、商事活动活跃、商事纠纷占比较重的特点。张萍介绍,民事纠纷通常涉及比较复杂的人情关系、社会关系,往往需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因此,人民调解组织在民事纠纷化解上更具优势。但贸易、金融、知产等商事纠纷对矛盾化解的需求,更倾向于多元化、专业化、高效化以及商事主体间长期合作关系的维护,“所以我们一直在探索商事纠纷独特化解路径”。

早在2019年4月,天府新区法院就开始推行民事纠纷以公益化调解为主、商事纠纷以市场化调解为主的双轨调解模式,并成立全省首家由法院主导的“商事争议调解中心”,与四川省知识产权调委会等机构建立合作,聘任涉知产、金融、投资、贸易等领域13家专业调解组织和商事调解专家137人。此后,一直积极引导商事调解组织完善收费标准、质量评估、落后退出等配套制度,定期通报调解案件数量、调解率等核心数据指标,持续激发调解组织积极性。

成都某公司对该机制带来的益处深有体会。2021年1月,该公司将某集团旗下11家子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对方支付300余万元的欠款。原本以为这是一场“持久战”,但通过市场化调解机制,仅用时1个月便成功化解这11起承揽合同纠纷,公司收到了被拖欠4年的欠款,且仅需支付诉讼费用30%的调解费,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当事人连连称赞。

“商事调解的收费低于诉讼费,商事主体在享受高效解纷的同时还能减轻诉讼成本,缓解了企业运营的资金压力,对于提高纠纷化解效率、优化法治化营商环 境 效 果显著。”张萍表示,自机制运行以来,已成功调解商事纠纷7440件,其中,通过市场化调解机制调解成功850件,涉及标的额约6亿元,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274万余元。

为巩固“双心融合 双轨并进”解纷机制成果,赋强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完善“非诉调解+司法确认”的运行机制,天府新区法院于2021年5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天府中央法务区司法确认中心,健全非诉讼纠纷解决效力保障机制,助力替代性争议解决、司法确认、专业审判的三阶解纷模式良性循环。截至今年3月,天府新区法院受理司法确认申请1944件,同比上升34.81%,确认调解协议有效1935件,同比上升35.88%。

结语 >

天府新区法院深入践行“公园城市首提地”使命担当,构建与发展进程相匹配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筑牢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底部支撑。下一步,天府新区法院将以“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为契机,持续提升“双心融合”运行体系的深度与广度,持续深化商事纠纷市场化调解机制成效,不断扩大一站式司法确认中心点位建设,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持续铸强天府诉源治理改革品牌。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