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县司法局:抗疫战场上,花儿为什么别“杨”红

  
2022-04-11 14:27:04
     

在这个特殊的“战场”上,涌现出无数令人动容的故事,这些故事、这些感动、这些温情,温暖了初夏,也融化着心扉,构筑起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

有一种并肩作战叫“这是给宝宝最好的胎教”

在大英县司法局办公室,杨帆正对着电脑敲打着键盘,不时又拿起一叠人员排查信息进行核对。她是盐井司法所所长,也是一个怀孕刚刚三个月的准妈妈,已经因疫情奋战多日的她,即使戴着口罩也透出些许疲惫。

面对疫情,司法局迅速反应,组织队伍到包保责任小区入户开展排查,领导告诉她“你现在身体特殊情况,就不安排你参加排查工作”。眼见繁重的疫情防控任务,杨帆谢绝了组织的关心,毅然选择参加这场特殊的战斗,与大家并肩作战。

考虑到杨帆参加抗疫的决心和身体的特殊原因,就安排她值守办公室,对同志们反馈的数据进行录入。看上去只是敲敲电脑的“小事”,但却格外繁琐,同志们反馈的数据随时在更新、在变化,如此纷繁不一的数据,她力求每一个表格、每一项数据都精准无误。因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她身体出现些许不适,领导和同事纷纷劝她回家休息,但她总是笑着说:“没事,你们在外排查和入户更辛苦,我也只能做这些工作了。”累了,就短暂休息,站起来走一走、捶捶腰,然后坐下来继续工作,在她的眼里,只有还在更新的数据和表格。

她说:“我是孕妇,但我也是一名光荣的预备党员,在疫情面前,能和大家并肩作战,我想这也是给宝宝最好的胎教。”说罢,她摸着肚皮轻声说道:“抗疫小战士,爸爸现在正在入户做排查,虽然这几天都没回家陪你说话了,你可不能生他气啊,他那么勇敢那么厉害,我们俩也要加油呀!”


有一种并肩作战叫“我替你去”

她是大英县司法局的普通一员,她——是彭丽;他是一名光荣的退役军人、一名中共党员,他——是杨伟,是彭丽的丈夫。4月7日深夜,单位的钉钉工作群响起来了:请明天早上6:30,所有干部职工到局机关集合,开展入户动员宣传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彭丽看了看手机,同事们连续的“收到”,让彭丽皱起了眉头。丈夫杨伟关心的问到怎么了。片刻沉默后,彭丽叹口气说:“哎,前几天因工作扭伤了脚,无法行走,明天的入户动员宣传我怕给大家拖后腿呢。”丈夫笑了笑说:“古有木兰替父从军,今让为夫代妻‘出征’,你看如何?”看见妻子眼中的犹豫,他说:“我知道,你想亲自参与入户动员宣传,和同事们并肩前行,但此时你脚受伤了,也没有办法去开展工作。作为你的丈夫,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司法行政人坚强的后盾,这也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听了丈夫的话,彭丽再三思量后,她将自己的情况汇报给了单位领导,领导对夫妻俩并肩作战的精神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4月8日一早,在县司法局包保小区的楼道间,杨伟一米八的大高个准时出现,作为唯一的家属与司法局的同志们站在一起,他带着彭丽的责任和坚守与大家“携手前行”,他们扛起的是疫情防控的责任,筑牢的是司法行政人不战疫情决不收兵的决心!关键时刻,这些挺在入户最前方“逆行者”身上散发的人格魅力,凝聚了强大的疫情防控力量。


有一种并肩作战叫“你抗疫我守家”

晚上七点,杨莹正准备带着丈夫和女儿出门去核酸检测点采集核酸样本,看到单位工作群里说因为检测人员增加,急需增加值守人员的通知,她毫不犹豫地拿起电话向领导请战。面对杨莹的主动报名,单位领导考虑到她父母年迈、女儿年幼、丈夫上个月做了手术才出院在家休养,家里人都离不开她的照顾等具体情况,就让她好好照顾家人。杨莹坚定地说:“家里的情况我清楚,但是同志们都在第一线,更何况,没有大英的防疫安全,哪有小家的防疫安全,我到第一线,也是保护和照顾家人的另一种方式……”面对杨莹的一再坚持下,领导最终同意了她的主动请战,再三叮嘱她,一定要先把一家老小安排妥当后,才到疫情防控值守点参与值守。七点钟的初夏夜晚,微凉而燥热,就如她此时忐忑的心一般。“我是司法局的一员,我的同事们从下午一点半一直到现在,晚饭都还没有吃上,这种时候我应该到场,你觉得是不是?”做好和丈夫“说服拉锯战”思想准备的她,没想到丈夫十分支持她,让她只管去,还说自己可以照顾好自己和家人,不用她一直守在身边。

“那今天晚上你带着女儿去做核酸,我要去核酸检测点值守!”杨莹对丈夫说。当她和带着女儿的丈夫在核酸检测点相遇时,相视一笑,是理解、是包容、是赞扬。深夜十二点,6个小时的坚守,疲惫而自豪,当她回到家,翻开手机看到丈夫在朋友圈写道:“家——为爱而坚守,愿早日摘下口罩,相爱的人都能尽情相拥。”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