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因看不顺眼,几名十几岁的少年将对方的电瓶摩托车偷走,后来还模仿电视剧里的情节把自己一同停放在现场的摩托车弄坏,想用受害人的身份掩盖嫌疑真相,以此转移公安机关的调查视线,上演了一幕“好莱坞大戏”。不过经过办案民警的深入调查走访,最终还是查清了这起伪造现场的盗窃案。
邓某、朱某、徐某、陈某与何某都居住在岳池县罗渡镇上,有时几人还在一起玩耍,在交往的过程中,邓某与何某曾发生过口角。2022年3月12日,邓某向朱某、徐某、陈某说看不惯何某想对他实施报复。通过商量,几人决定去偷何某的电瓶摩托车来进行报复。
3月13日凌晨,他们找到何某停放电瓶车的地方,由徐某负责望风,陈某拿着工具撬开何某电瓶车线路,朱某把点火线扭在一起启动电瓶摩托车。
邓某驾驶偷来的摩托车、朱某骑着自己的摩托车分别载着徐某、陈某逃离现场。四人来到一偏僻处,把偷来的摩托车大卸八块,电瓶和电机卖到修车铺获得的赃款260元被几人挥霍一空,车灯、座椅、尾箱等拆下的配件由邓某拿回家准备安装到自己的摩托车上,剩下的摩托车架子则丢弃在那里。
完成这些,几人再次来到现场,邓某说单单丢失何某的一辆车,而他们的车子却完好无损,这样的话,警察很快就会怀疑上他们。
为了营造自己也遭受损失的假象,邓某、朱某便模仿电视剧、电影里的情节,把自己的摩托车停放到何某摩托车原来停的位置,并用工具将车灯、反光镜等弄坏,还把两辆电瓶车掀倒在地上。做好这一切,几人回家睡觉。
次日早上,何某发现摩托车被盗马上向岳池县公安局罗渡派出所报警,邓某、朱某问讯后也来到现场,发现自己的摩托车被损坏,表现得异常“伤心”“气愤”,一致要求公安机关尽快破案、缉拿凶手。
办案民警通过勘查、走访,以何某电瓶车被盗、邓某等人摩托车被故意损坏立案侦办。由于事发地偏僻,没有监控也没有目击证人,经过几天的走访调查,案件进展不大。
侦查员反复思考,嫌疑人为什么只偷何某的车,而不把邓某、朱某的车子一并偷走?
3月19日,办案民警再次联系何某,询问他与邓某几人的关系,何某说他们认识,前不久还因琐事发生了些纠纷。
民警找到朱某,经过不懈的思想工作,最终朱某对伙同邓某、徐某和陈某盗窃何某的摩托车以及破坏自己摩托车伪装现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涉嫌盗窃违法犯罪,目前,朱某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徐某、陈某分别处以行政拘留。同时,撤销邓某、朱某摩托车被故意损坏案,责令邓某的家人加强对其严格进行教育、管理。
(汪平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