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来自守护,守护来自每个平凡岗位上的奋斗者默默奉献。深扎基层,守卫一方平安,无悔付出,他是仁寿县龙正派出所老民警赵海瑛,从警36年,虽无丰功伟绩,却有日复一日的坚守,以行动散发余热,用敬业换来安宁。
一心为民 他是群众眼里的“守护神”
“赵警官,龙正初级中学外面发生一起纠纷,请你们过来调解一下嘛!”春节期间,在仁寿县龙正派出所值班室内,59岁的基层老民警赵海瑛接到群众报警,随即与同事们前往现场,经现场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自1986年踏入警营成为一名优秀侦查员开始,赵海瑛兢兢业业,恪守岗位,先后负责辖区刑侦、户籍、内勤、综治维稳、校园警务建设、禁毒教育、民事纠纷调解、群众服务等工作,基层派出所的各个岗位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把辖区当家,把群众当亲人。多年来,赵海瑛在工作岗位上团结群众,用心做人、用情办事,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深受社会广泛赞誉。“从警36年来,我的工作一直都在基层派出所,与同事一起在辖区内巡逻、走访、宣传……日复一日地重复,早已和老百姓们打成一片。走在街上,有小孩看到我,都喜欢叫我‘警察爷爷’。群众有困难,通常不会第一时间拨打‘110’,而是会找到我,我的电话也成为了大家的报警热线。”群众对赵海瑛长期工作的信任与肯定,成为了他维系警民关系的坚实纽带。
“学校无小事,反对校园欺凌、维护师生权益是最大的遵循”。赵海瑛所在的仁寿县龙正镇辖区内有8所学校,校园普法宣传成为了他最寻常的日常工作内容之一。他在学校工作的经验和成效被梳理上报,为龙正派出所赢得了共青团中央“青少年维权岗”荣誉称号,他也成为了孩子们眼里的“守护神”。
疫情当前 他是抗疫战线的“不老松”
赵海瑛时刻以一名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2020年初,疫情肆虐,国家大难前,永不退半步。有人劝他,女儿女婿都在从警,家里还有患有重度抑郁症的老伴需要人照料,你又要退休了,回去好好颐养天年,何必还抢到上一线呢?他却坚定地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疫情这么严重,我肯定要冲锋在前,别说我现在没有退休,就是我退休在家,我也会回到派出所,主动请求参战。”
他把爱人留在了家中,主动到所参战,下村社摸排,打电话核实返乡人员。1月25日,全局启动一级勤务后,赵海瑛知道派出所要在洪峰高速路出口设立疫情防控监测点后,主动找到派出所所长,要求到监测点去工作。他给领导说的理由是,“我是派出所的老民警,人熟,好做群众工作;我是派出所的老同志,让年轻人发挥好他们更大的长处,像执勤这种体力活,我还能干;我是老同志,那些年轻人都还有家庭和前程,我们上一线没有负担。”心中有他人,心里系大家,顾了大家舍小家。
由于派出所警力紧张,所里在安排执勤点工作时,要求每天2个班,老同志白班,年轻同志夜班,老同志十个小时,年轻同志14个小时。但是赵海瑛同志和自己的执勤搭档辜玉兵克服自己的实际困难,每天都要早一个多小时交接班,为的是让自己派出所的小同志早点回家吃个热腾腾的早饭,早点儿休息,原本定在早八点交接班的他们两人提前到七点、六点多交接班。在每天交接班的照片里,都留下了年轻民警暖暖的微笑。
暖心服务 他是同事口中的“大家长”
今年10月,赵海瑛即将从他深爱的岗位上正式退休了。新年前夕,临近退休的他依然忙碌着,为群众站好“最后一班岗”,完成最后一个春节的坚守。他与同事们深入辖区,仔细排查每一处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叮嘱辖区群众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平安过年。在岗的最后这个春节,辖区一切安好,几起纠纷都在赵海瑛春风化雨般的耐心调解中得以圆满解决。
“在岗最后一个春节的值守结束了,看到辖区内治安情况越来越好,这些年的付出也值得!”赵海瑛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也记不清这是我们一起过的第几个春节,反正每年我们都守在这里。”所长蔡卫宇告诉记者,每到春节,派出所都需要根据勤务安排警力值班,每年春节赵海瑛都会主动要求值班,尽量让离家较远的其他同事回家团圆。
在大家看来,工作业务上只要出现困惑,赵海瑛往往就能及时出现,为大家指点迷津。同时,“腰肌劳损”、“颈椎炎”……常年坚守一线,也让赵海瑛烙下了病根。尽管如此,他却坚持早出晚归,总是第一个到达工作岗位,最后一个离开。同事眼里,他是为人和善的“赵老师”,更像是良师益友,用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凝练成“团队、责任与荣誉”的从警理念。
回顾36年从警经历,赵海瑛也曾多次与职位晋升擦肩而过,只为留在基层,服务群众,守护一方水土。身居一线,他庆幸自己能为群众办点实事,更是许下“即便自己退休后,只要组织需要,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证随叫随到”的承诺。他用执着与坚守诠释了党员的职责,以实际行动描摹了人生最美的风“警”。
(文钦 李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