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仁寿县检察院秉承“以暖阳之光,照亮未成年人成长路”的工作理念,坚持部门联动、创新工作方法、整合优势资源,致力于打造未成年人一体化保护平台,不断深化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着力培育“暖阳”成为业务能力突出、地方特色鲜明、理论成果丰硕的未成年人检察特色亮点品牌。
整合优势资源提升团队核心竞争力
加强人员配备,夯实团队工作基础。以建设实干型团队为基础,挑选精干力量,配备“2+2+2”组合,即2名长期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检察官,2名检察官助理和2名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的干警,增强团队核心力量。
加强素能培养,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以建设专业化团队作为目标,着力打造专人专办未检工作团队,团队成员在2021年度眉山市检察机关未成年人业务竞赛中获业务能手称号;通过研讨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以案释法活动,总结提升专业办案能力,团队办理的案件获评眉山市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典型案例。
加强学风建设,营造学术研讨氛围。以建设学习型团队为抓手,通过举办未检课堂,邀请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家授课;不定期召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研讨会,提升理论与实务结合水平;团队成员积极参与撰写各类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业调研,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水平,在省级刊物累计发表刑事检察和未成年人检察实务专业文章5篇。
加强文化建设,做优检察品牌形象。充分融合仁寿本地文化特色和未检工作特色,聘请专业设计公司,设计制作地方特色鲜明、品牌辨识度高的品牌标识,定制工作服装,创作原创音乐,注重品牌形象的统一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将“暖阳”品牌标识运用到法治文化产品中,持续提高“暖阳”未成年人检察品牌的文化输出能力。
突出效能引领提升司法保护驱动力
强化制度引领,全面规范司法办案程序。全面落实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特殊制度,与县公安局会签了《关于推进未成年人“一站式”司法办案工作的实施意见》;持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与县教体局会签《关于深入开展家庭教育的实施意见》;规范监督监管场所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执行情况,制定了《看守所在押未成年人监管制度的规定(试行)》;探索附条件不起诉刑事案件量化考察帮教制度,制定了《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办法》。
强化宣传引领,潜心制造宣传保护产品。充分利用新媒体、短视频等方式,提升法治宣传覆盖面和接受度。运用全市首个青少年禁毒互动体验馆,开展禁毒宣传,受众1万余人次。制作宣传微视频2部,原创的云课堂视频《一封信》被省检察院评为精品课件,荣获省委政法委第四届平安中国看四川微电影类三等奖,原创禁毒宣传作品《远离毒品》,荣获全省检察机关禁毒“云端微普法”优秀作品奖,原创视频《他们,一直都在!》获最高检微信、微博公众号及民政部转发推广。
强化创新引领,持续注入特殊保护活力。“暖阳”工作室成为全省首批挂牌成立的未成年人驻所检察室,创新帮教观护模式,注重家庭保护,首创未成年人监护承诺制度,在全县135所学校开展了家长监护责任告知书和未成年人监护承诺书签订活动,涉及90000余人,覆盖率100%;突出源头预防,坚持“关口前移、预防先行、全程监护”工作理念,在全省未检工作推进会上作《完善监护责任,强化源头预防》经验交流发言。
融入发展大局提升未检品牌影响力
坚持守土尽责,融入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积极主动向县委、县人大汇报相关工作并提出建议,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统筹安排下,草拟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决定》,获县人大常委会全票通过。为构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大格局提供可靠助推力。2021年,获评四川省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先进集体。
坚持检校共建,探索未成年人回归新路径。与青石中学校签订合作机制,订立《关于对青石中学校未成年人开展帮教工作的实施方案》《青石中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定期开展入校巡查,建立“一对一”矫治帮教机制、心理干预机制,帮助50余名罪错未成年人重新回归社会。撰写的调研文章《全面拓展专门学校矫治效能,探索罪错未成年人回归路径》获得眉山市检察院、地方党委政府领导签批肯定。
坚持异地协作,促进川渝异地保护共发展。促进未成年人异地保护多元化发展,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未检工作协同发展方面,先后与渝北检察、酉阳检察、西充检察等跨省、跨市异地协作方面有长足进步,共开展了远程异地帮教4次,协助异地考察2人,开展异地司法救助1次,发放司法救助金8000元,有效促进了川渝未成年人异地保护协同发展。
风劲帆悬正可期,重任千钧再奋蹄。“暖阳”工作室将继续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基本原则,积极探索,守正创新,不断做细、做深、做实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在细微处持续发力,在难点处寻求突破,努力成为未成年人成长路上的温暖阳光。
(向宏伟 魏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