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护航“蓉光”焕发的青春盛会 ——成都市龙泉驿区法院服务保障大运会筹办纪实

  
2022-04-20 10:54:09
     

龙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在此等候几千年,水墨漫过草堂的长卷,雪山映照古老的城市,诗意成都拥抱烟火人间……”3月23日,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歌曲《千年之约》,向世界发出了“青春的邀约”。

今(20)日,距离成都大运会正式开幕已不足70天。作为成都大运会主场所在地的基层法院,成都市龙泉驿区法院立足司法职能,始终将法治服务保障护航成都大运会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用法治的方式,护航这场“蓉光”焕发的青春盛会。


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楠率队调研成都大运法庭并召开座谈会


2021年12月29日,成都大运法庭揭牌   龙泉驿区法院供图

立案、信访、诉服、调研、人事……各个环节开足马力,该院正进行着服务保障大运会筹办工作的最后冲刺。

成立大运法庭 开展涉赛事专业审判

2021年12月29日,成都大运法庭在龙泉驿区法院十陵法庭正式揭牌。龙泉驿区法院抽调了党组成员、副院长黎志等27名干警组建成都大运法庭,由黎志任庭长,该院行政庭庭长黄承军、十陵法庭庭长曾羽巾担任副庭长,十陵法庭全体干警均为成都大运法庭工作人员。

记者从龙泉驿区法院了解到,成都大运法庭有综合服务、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应急处突、舆情引导五个专门团队,主要职能为:审理从今年1月1日起至最后一批涉大运相关人员离蓉期间,发生在大运会各场馆内,或在大运会场馆外发生,一方当事人为大运会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以及代表团、执委会人员等应由基层法院管辖的民商事案件。

今年3月24日,成都中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光旭和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陈立到龙泉驿区法院调研成都大运法庭工作情况后,就法庭硬件改造、案件提前研判、纠纷多元化解、疫情防控、安保维稳、舆情引导、信息宣传等工作作出强调和部署。

4月1日,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楠,省高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尹宁宁,成都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咏梅一行到龙泉驿区调研指导成都大运法庭工作。实地调研结束后,刘楠对成都大运法庭前期工作情况及龙泉驿区法院主动服务保障大局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提出三点工作要求:要以强基导向的要求应对好疫情背景下涉大运会相关纠纷的解决;要用系统思维解决好涉大运会前、中、后期案件审理及尺度统一等工作;要用改革方法解决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中的问题和影响。

4月8日,成都大运法庭召开了工作推进会暨成都大运法庭临时党支部支部大会。会议通报了前期工作开展情况,并从实质运行诉讼服务点、加快推进法庭升级改造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同时,参会党员围绕“如何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服务保障成都大运会”进行了研讨交流。成都大运法庭庭长、临时党支部书记黎志表示,要把司法服务保障成都大运会作为当前重点工作来抓,高质量做好各项工作;要主动作为,积极建言献策,争分夺秒落实好各项任务;要做好成果转化工作,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特色亮点。

做实三项措施 提供便捷高效司法服务

想在前,做在前。龙泉驿区法院通过健全运行制度、完善办案流程、加强沟通协调三项措施,为妥善处置涉大运会相关矛盾纠纷奠定坚实基础。

健全运行制度。聚焦集中处理赛事期间涉大运会的民商事案件的管辖要求,该院积极探索适应国际体育赛事特点的专业审判模式,牢固树立“依制度管人、按制度管事”的管理理念,努力探索涵盖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内部运行等内容协调、程序严密、有效管用的成都大运法庭运行制度体系,并形成了《成都大运法庭工作规则》,进一步细化明确工作基本原则、内部机构设置、司法办案基本规则等运行规范。

完善办案流程。该院开通了“立审执”绿色通道,制定了《成都大运法庭办案流程指引》,进一步明确成都大运法庭材料接收、案件移交、开庭审理、法律适用等具体案件办理操作流程。制定中英文双语版的《成都大运法庭诉讼指引》《权利义务告知书》《举证指南》等配套文件,组织专人梳理涉外案件法律规范,提前预测和研判涉大运会案件,主动接受上级法院业务指导,确保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努力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精准的司法服务。

加强沟通协调。该院主动与成都大运会龙泉驿赛区委员会沟通对接,在充分了解龙泉驿赛区分布及赛事特点等情况基础上,共同商定大运村、比赛场馆、训练场馆的诉讼服务点入驻形式及服务方式,最终确立在成都大运法庭设立诉讼服务站辐射大运村,在龙泉驿赛区委员会办公区设立诉讼服务点并通过诉讼服务联络员辐射主会场比赛、训练场馆。诉讼服务联络员由成都大运会赛事服务机构下设综合服务组成员兼任,成都大运法庭提供必要培训和指导。通过畅通的内外协作配合机制,为成都大运会诉讼服务提供支持及联络通道。

健全三项机制 筑牢法律风险防火墙

4月1日,龙泉驿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付光文在向刘楠介绍该区涉大运会相关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开展情况时,充分肯定了龙泉驿区法院在服务保障全区发展、主动化解遗留问题等方面所作的贡献。为全面落实成都市委“平安大运”“法治大运”要求,龙泉驿区法院坚持“万无一失、一失万无”工作标准,通过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协同建立纠纷一站式联处机制、抓实信访化解包案责任机制,筑牢了涉大运会法律风险“防火墙”。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该院大力推进龙泉驿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建设,完善与基层组织“点对点”联系机制,深入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工作,着力纠纷抓早抓小,实现矛盾源头化解,用活“红、橙、黄、蓝”四色预警管控机制,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通报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动态做好矛盾风险隐患的收集、研判、化解、稳控工作。

协同区相关部门建立了纠纷“一站式”联处机制,构建多部门联动处置的“一站式”劳动纠纷解决新模式。以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机制建设为抓手,为基层调解提供全方位司法指导并开展诉调衔接,适时开展进村、进校、进企等活动,进一步扩大法庭辐射面和影响力。自运行以来,龙泉驿区劳动纠纷“一站式”联处中心调解成功率达64.6%,位列成都第一,获全市通报表扬。

抓实信访化解包案责任机制。该院充分运用领导包案、通报调度、警示督办等化解措施,坚持“周例会、月推进、季调度”,用好与区级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综合的“四合”协同化解体系。对具备化解条件的,集中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力量,形成多部门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确保在大运会前坚决化解,全力维护大运会筹办期间的社会稳定。

除以上机制外,该院还在大运村、东安湖体育公园(世界大运公园)开展了涉大运会相关法治宣传,努力营造“法治大运”浓厚氛围。对成都大运会志愿者、驻场工作人员法律知识、调解技能等进行培训,提升纠纷调解能力,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前端。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