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三牛”精神 谱写司法华章——记新都法院基层法庭的那些“牛人”们

  
2022-04-22 15:47:55
     

新都法宣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蒋京洲

牛,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百年的优秀精神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新都法院基层派出法庭就有这样一群“牛人”,他们扎根基层、敬业奉献;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勇往直前;在践行司法为民的初心中自觉发扬“三牛精神”,为基层法治事业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三年来,新都法院四个派出法庭共收案15772件,结案15507件,年人均结案数394.9件,结案率达98%以上。

不等扬鞭自奋蹄 一心为民志不渝

——新繁人民法庭“老黄牛”李舟


过去的十余年里,他深深扎根基层,坚守审判一线,像艰苦奋斗的老黄牛一样俯首耕耘、默默奉献,把无悔青春和赤诚忠心都献给了基层法治事业。

他是新繁法庭的员额法官李舟。派出法庭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前沿阵地,是连接法院和人民群众的坚实桥梁,往往也是人民法院条件相对艰苦的部门。李舟法官先后在多个法庭工作,在基层一线一干就是十多年,淡泊名利、任劳任怨,他总是说:“办案子嘛,在哪里办不是办,这里的老百姓更需要我们”,一句简单而朴实的话语,恰恰体现了他把人民放在心中、把担当扛在肩上的宝贵精神品质。

他以孜孜不倦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审判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近三年年均结案400余件,结案数和结案率均位于全院前列,服判息诉率达98%以上,上诉改发率低,无一案件被认定为错案。他充分运用多元解纷机制,开展巡回法庭、坝坝法庭,现场调解,示范诉讼,妥善化解了多起群体性物业纠纷、民工追索劳动报酬纠纷以及涉及家具产业功能园区企业的涉众民生纠纷,赢得了当地企业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许。

“我能妥善拿到这笔钱多亏了李舟法官,他这样的法官才是真正的人民法官…”一位李舟所承办案件的当事人由衷感慨道。

原来,这是一起某板材公司与某家居公司因货款引发的纠纷,案件标的额高、争议大,李舟法官多次组织双方调解,耐心细致的释法明理,最终双方握手言和,达成调解协议。但在履行阶段又遇到了新的问题,板材公司老板担心解冻后对方转移财产,其债权得不到保障,履行陷于僵局。为达到案结事了的目的,李舟法官主动承担起履行调解协议的桥梁作用,提出了网上远程解冻、银行现场履行无缝衔接的履行方案。在确认该笔冻结款项金额以及该笔冻结款项再无其他轮候冻结情况后,提前与执行法官确定网上远程解冻具体时间。最终,冻结存款解冻后,某家居公司信守承诺,当即履行了80余万元货款。

他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不仅解决诉讼纠纷,更注重案结事了。像李舟这样的同志,派出法庭还有许多,他们是善用“土办法”化解纠纷的陈善元,是不忘初心勇挑重担的李向东,是两袖清风持正守廉的冯文旭,是信仰坚定一身正气的陈肖宇……就是这样一群可爱可敬的人,像“老黄牛”一样不问收获、只问耕耘,从日出到夜幕,从春夏到秋冬,从青丝到白发,变得是岁月,是容颜,不变的是信念,是初心。芳华虽易逝,余韵仍犹存,“老黄牛”精神必将激励一代又一代新法人砥砺奋进、一路向前。

高效审理解民忧 公正司法写春秋

——斑竹园人民法庭“孺子牛”高永伦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新都法院就有这样一位以俯首之态做心系群众的“孺子牛”。他就是斑竹园人民法庭高永伦法官。

“司法为民,就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司法效率既是群众的期盼,那么再难也要想办法解决”。他开动脑筋,反复尝试,探索形成适合自己审判团队的“流水线式”工作模式,月初集中送达排期,月中集中开庭,证据充分及无争议小额诉讼案件当庭宣判,月底集中结案,坚持当月案件当月结。适用要素式审判,加强庭前引导,注意庭审把控,强化争议要素说理,文书制作繁简得当,有效提高了审判效率。2022年,他共收案611件,结案610件,结案率99.84%,且平均审理天数32天,比全院平均审理天数还低15天。

“高法官,真是太感谢您了,没想到这么一个小案子您这么尽心尽力,几经波折,让我切身感受到司法的公平公正和为民情怀…”2021年12月8日的一大早,一位当事人熊某手持锦旗、握着高永伦法官的手由衷地说道。

熊某是一起法定继承纠纷案中的被告,原告蒲某1系被告熊某的公公,熊某的丈夫蒲某2系遂母亲改嫁至蒲某1家中生活,蒲某2在2021年3月因交通故事意外身亡,身亡前未留下遗嘱。蒲某1遂起诉到法院,要求分割蒲某2的遗产和保险理赔款。熊某辩称丈夫实际出生年月与身份证不符,其随母亲改嫁过来时已年满18周岁,蒲某1与蒲某2未形成抚养教育关系,不是法定继承人,但苦于无法有效举证。高永伦法官认为蒲某2的真实年龄对案件的裁判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查明事实,他带领团队驱车数百公里往返数次到蒲某2的户籍地进行走访调查,几经波折查明事实,还当事人一个公道。

“法施于人,虽小必慎”,高永伦常说,官司不在大小,案件不在难易,每一件都关系到民生福祉,每一件都关乎到公平正义。鲜红的锦旗既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信任,承载的是“为民情怀”,传递的是司法温度。新都法院还有许许多多“孺子牛”,以钉钉子的态度,实干、苦干、真干,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甚至乐此不彼。

披荆斩棘开拓创新 攻坚克难引领改革

——斑竹园人民法庭“拓荒牛”黄金


改革创新不停步,法院发展才能无止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法院人争做“拓荒牛”,勇当“开路人”,斑竹园法庭黄金法官就是新都法院“拓荒”的杰出代表。

“拓荒牛”就是要敢下先手棋、勇当探路者。他工作热情饱满、思维角度开阔、协调维度广泛,是理论与实践、管理与创新兼备的优秀业务骨干,被安排牵头负责本院电子诉讼改革工作。

在推动电子诉讼改革工作过程中,他不负众望,主动担负起院党组赋予的使命,不畏艰难、敢为人先、主动作为,积极协调第三方公司优化完善电子诉讼平台功能,审理了该院在线庭审第一案,率先实现录音录像替代书记员记录,向区律协发出“建立电子诉讼场所”的司法建议。电子诉讼工作的顺利开展,助推案件审判质效得到进一步提升,改革成效明显,其个人也获得了全市法院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试点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新都法院劳动纠纷案件矛盾尖锐、上诉率高,给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桂湖法庭带来诸多困扰。黄金调至桂湖法庭工作后,也面临同样的难题。在黄金同志的鼓舞和牵头带领下,桂湖法庭专题研究分析劳动纠纷案件特点,实地调研兄弟法院,多次走访协调区级部门,助力推动法院、人社部门等五家单位联合发文,建立新都区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中心,探索出一条符合区域特点的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2020年12月,新都区劳动纠纷联处中心正式运行。中心运行以来,劳动纠纷案件增量大幅降低,纠纷化解实效明显提升,该先进经验做法被四川法治报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新都法院还有很多像黄金同志这样有职业担当、有信仰追求,又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的青年中流砥柱,如高筒法庭的路振飞、唐韵,桂湖法庭的蒋园园,斑竹园法庭的任洪明等,他们在工作中不服输、不怕难、肯吃苦,勇当司法为民的“拓荒牛”。

新都法院还有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法官,像斑竹园法庭的张贤为,高筒法庭的张娜,他们有梦想,有激情,有干劲,有担当,他们以“老黄牛”为力量、以“孺子牛”为榜样,以“拓荒牛”为导向,把使命放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勤于学习、甘于奉献,努力让自己成为可堪大用、能挑重担的骨干青年,为人民司法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编辑:谢梦吟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