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警故事】徐鸿志:确保网络安全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2-04-22 16:40:00
     

幕后,他是一名默默耕耘的研判专家,台前,他则化身为风趣幽默的理论教官,让人们看到了不一样的“网安”多面手。

人物档案

徐鸿志,中共党员,工程硕士,副高级工程师,警务技术一级主管,一级警督,攀枝花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支队长,四川省公安机关警务技术任职资格评委会专家,电子数据调查分析师,四川省公安机关科技信息化专家,攀枝花市公安局在聘理论教官。



不忘初心 淬炼忠诚警魂

从警19年,徐鸿志始终坚持政治上坚定不移跟党走,作风上廉洁自律葆初心,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无私奉献,忠于职守,于2010、2015、2016年3次获得“攀枝花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严惩不贷 打击网络犯罪

2020年3月12日,攀枝花市反诈中心接到一条诈骗线索:攀枝花市一手机号发送诈骗短信给成都市民,以刷单诈骗方式骗走资金6400元。经侦查工作核实,该手机号为一75岁老年人使用的“老年机”。徐鸿志通过详细勘验、技术分析等,确定该“老年机”被植入了木马程序,被他人控制后发送诈骗短信,攀枝花市同样被非法控制的手机达90余部。依据这一线索,徐鸿志开展了缜密的网上侦查工作,经过近2个月不分昼夜的网上侦查,排查出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犯罪团伙3个,犯罪嫌疑人14人,犯罪嫌疑人操控的非法控制服务器6台。

2020年6月2日专案组指挥部决定立即收网,6月3日由市特警支队、刑侦支队、东区公安分局组成的20余人的抓捕组与抵近侦查组汇合。为争取第一时间获取到关键的电子证据,防止嫌疑人故意删除重要电子数据,徐鸿志对该案中一个重要技术员——“老年机”木马的制作者陈某某进行抓捕。经过数十小时蹲守,徐鸿志第一时间辨认出该名嫌疑人,与2名侦查员合力将陈某某抓获,并迅速开展了电子证物的提取和扣押,成功查获存有多个版本“老年机”木马程序的笔记本电脑,为案件的顺利侦破提供了关键证据。



抽丝剥茧 精准研判分析

“网络是虚拟的,但犯罪危害是真实的,我们的对手利用高科技犯罪,技术高超、作案手法隐蔽。”因此,徐鸿志说,“网安工作纷繁复杂,光靠认真还不够,必须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徐鸿志最擅长的就是“抽丝剥茧”。面对藏身于网络另一端的狡诈犯罪嫌疑人和杂乱无章的作案痕迹,徐鸿志和同事们要负责把它们从海量的数据中一个个筛选出来,还原成完整的证据链。

在办理案件中,面对诸多困难,徐鸿志和同事一起竭尽全力开展网上巡查研判、搜集证据,思考案件细节,在熬红了双眼之后,一个又一个犯罪事实被查证,为案件的成功破获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警19年,徐鸿志共侦办案件660余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20余人,追缴、扣押、冻结涉案资金、资产2亿余元。因案侦工作成绩突出,荣获个人三等功2次,嘉奖8次,并获得“四川省公安机关网安能手”“年度先进个人”等称号。

辛勤耕耘 壮大网安队伍

近年来,在做好专业之余,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的徐鸿志积极投身教学工作,为公安队伍培育了一批批优秀的网安人才。

2017年,徐鸿志主动参加公安部“双千计划”,通过全省选拔考试,在四川警察学院挂职担任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信息安全教研室副主任,在此期间,他被四川警察学院聘请为理论教官,积极参与警察学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将真实案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通过灵活生动的教学内容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019年4月,徐鸿志积极参与四川省全警实战战训课程“网络安全形势与涉网违法犯罪侦查”的编制,并作为全省理论教官对3期战训侦查类培训班进行了授课,获得了战训学员的普遍好评,并被评为“四川省公安机关优秀教官”。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