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谭别林
4月24日,达州市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孙骏通报了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市委目标绩效办、营商办主任袁陕川解读了《达州市优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就优化营商环境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孙骏表示,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制胜之举。市第五次党代会作出了“157”总体部署,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打造全省一流营商环境”的奋斗目标。
达州市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坚持聚焦市场主体和群众所需所盼,坚持对标先进、明确方向、精准发力,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双组长的市委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实体化运作的市委营商办,出台了达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达州市优化营商环境30条措施》《关于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开展了招投标领域系统治理、“窗口腐败”问题等专项整治,一些沉疴固疾被清理,一些固有格局被打破,惠企利民效果不断显现,全市营商环境呈现出持续优化的良好局面,民营经济发展指数位居全省前列,投资吸引力、区域竞争力得到不断增强。去年以来,四川能投天然气制丁二醇项目、浙江正凯先进智造产业园项目、江西赣锋锂业高纯度锂盐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地,瓮福达州化工、兆纪光电、川环科技等一批已有企业不断壮大,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开放开明的达州、蓬勃发展的达州正踏步而来、高歌猛进。
孙骏强调,具体体现在快、便、优、融、降、暖、严7字上。
一是“快”,办事时间更快捷。市本级共计实施202项“一件事一次办”和144项“零材料提交”事项,精简各类办事环节424道,减少申请材料924份;企业开办由2020年2.5个工作日压减至0.5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建设项目审批时间分别由230、50个工作日压缩至75、22个工作日内;用水用气报装时长由2020年25个工作日压减至15个工作日;外贸企业办理业务时间平均缩短0.5天以上,2021年进口海关通关速度全省排第2位,出口海关通关速度全省排第1位。
二是“便”,政务服务更便捷。深入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试点;推出审批服务“网上办”、办理事项一次性告知、免费“快递送证”、交管12项和出入境11项等便民举措;完成“天府通办”达州分站建设,成功上线“通达办”APP,130余项简单高频事项实现“掌上办”。
三是“优”,市场环境更优化。清理市场主体禁设,取消不合理限制,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清理工作,加大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执法力度,2021年对全市2万余件存量文件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对违反垄断或不正当竞争的4件文件进行废止。
四是“融”,包容普惠更融合。创新创业持续活跃,全市高新技术企业104家,2021年净增18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540亿元,同比增长32.7%,高于全省18.3个百分点。人才流动更加便利,大力推行“智联·达人计划”,2021年以来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162场,较2020年增加36场,同比增加28.57%,为重点企业招聘人才1.44万名。“铁、公、水、空”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成效明显,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西达渝高铁正式落地,境内7条高速纵横、金娅机场即将通航、渠江航道提升工程取得重大突破。
五是“降”,企业成本更降低。推动征管方式不断转型升级,涉税服务更加智能化,通过征纳互动平台推送涉税动态60.6万条次,2021年全市减税降费9.71亿元,较2020年增加3.37亿元,同比增长53.2%;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督促银行业机构创新贷款业务模式,提升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严禁变相抬高小微企业融资成本,2021年累计降低融资成本1.18亿元,较2020年增加0.23亿元,同比增长24.21%。
六是“暖”,法治监管更温暖。强力推进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对主观上没有违法、客观上没有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的轻微违法行为,依法可处罚款的,实行“容错纠错免于处罚”包容审慎监管,降低企业违法试错成本,促进企业守法诚信经营。
七是“严”,打击惩治更严厉。开展电信网络诈骗、涉企案件等专项整治行动,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20件,侦办各类涉企案件193件,依法启动紧急止付和快速冻结等措施,为企业及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5亿元;大力实施“护航发展工程”,开展发改、经信等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系统治理,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损害营商环境问题276人。
孙骏表示,下步工作,今年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喊响了打造“区域领先、全省一流”的营商环境目标。为此,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持续用力。
作风再深化。以“四心”作风问题教育整顿为契机,严肃查处涉企服务部门在政策兑现、资金补贴、项目审批、市场监管中吃拿卡要、故意刁难,以及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问题。根据市委工作安排,今年还将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大会,进一步掀起大抓营商环境的热潮。
服务再优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流程,精简行政许可事项,加快建设数字化平台;加快建立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实行企业准入信用承诺制度;深化平安达州、法治达州建设,探索建立政法机关“全周期”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机制,从项目招商、立项、建设、实施、经营等环节提供针对性更强、实效性更优的法律服务和平安法治保障。
宣传再加力。大力宣传推广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新思路、新举措和新成效,传播“好声音”、凝聚“正能量”,同时主动曝光破坏发展环境、损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不良行为,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维护营商环境、人人参与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