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知识产权日】射洪“济元”护企在行动 浇灭“高档白酒”发财梦

  
2022-04-26 16:24:33
     

因求财心切,赵某在网上学成“造酒技艺”,利用回收的空酒瓶,换装“整容”后罐装散装酒,廉价白酒摇身一变成了上千元的高端酒,“身价”暴涨数十倍,开启了他的“高档白酒”发财梦。

射洪市人民检察院依托创建的“‘济元’优化营商环境品牌”,不断加大知识产权犯罪打击力度,切实维护企业和消费者利益。近日,市人民检察院对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的赵某、李某等四人依法从快批捕,并向射洪市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查获的各类假酒

网上“学艺”  男友带来“生财之道”

2018年底,离异单身的李某结识了男友赵某,两人情投意合,然而没有稳定的收入却成为感情发展的拦路虎。“怎样快速搞钱?”成为赵某的当务之急。一次偶然的机会,赵某听说将低档白酒灌装到高档白酒瓶内,制造假冒高档白酒“很来钱”,求财心切的赵某便开始潜心研究“造酒”技艺。赵某通过在网上搜索 “造酒技术”,了解配酒、包装、防伪等工艺。2019年5月,赵某和李某在城区租下房屋,在网上购买劣质白酒、灌装工具、空瓶纸箱,假酒灌装“基地”正式“投产”。由于担心在城区制造假酒被发现,3个月后,两人将灌装“阵地”转移到离城更远的广兴镇,并将朋友张某、王某拉团入伙。四人分工合作,赵某负责采买原料,并将灌装的“名酒”通过委托名酒专卖店和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销售。其余三人负责灌装,贴上商标和防伪标识,每灌装一瓶获得20-50元不等的劳动报酬。经过整理、包装、美化,一瓶“知名”白酒便生产出来了。


▲公安机关现场搜集证据

“暗语”记账 空酒瓶“整容”变身“高档酒”

在不足百平方的民房内,铁桶、塑料漏斗和塑料水瓢构成了整条白酒“生产线”,谁也不会想到,市民餐桌上的国窖1573、五粮液、茅台等“高档”白酒也许就诞生于这里。赵某隔三差五开着装满货物的小货车进进出出,这引起了该村周围群众的怀疑,随后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公安机关快速出击,一举打掉制假窝点。“2月3日,张哥,A1:18,B1:20……”在李某的记账本上,每篇都密密麻麻地写着这样的数字符号。为了记账分赃和逃避打击,李某用“暗语”详细记录了每个人的灌装瓶数和每天各种“高端酒”的产量。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名酒种类,A1、A2、A3分别代表名酒的不同系列。在现场,公安机关共搜查出国窖1573、五粮液、茅台等假冒高档白酒500余瓶,并查获大量高档白酒空瓶、空盖、包装盒、低档白酒等作案工具。现场查获的假冒高档白酒价值约60余万元。


▲犯罪嫌疑人现场指证

引导取证  精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实施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同时构成知识产权犯罪、非法经营罪等其他犯罪的,从一重罪定罪处罚。案发后,射洪市检察院及时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建议公安机关重点调取真假注册商标相关证据,对该案以假冒注册商标罪提请审查逮捕。赵某到案后,对犯罪的事实交代不清,对制售假酒的行为遮遮掩掩,谎称制售的假冒白酒尚未销售、公安机关查获的假酒中还有部分真酒、并未联系下游经销商,拟定销售价格高于假酒成本价200元等。针对赵某的辩解,办案检察官将查获的白酒交由各大白酒企业进行检验,鉴定真伪;并结合其他三人的证言,排查赵某身边的可疑人物,同步开展外围调查,锁定为赵某提供车辆的人员是否有经销假酒的行为;建议公安机关就各名酒的市场平均价交由物价局进行价格认定。检察官还详细开列侦查取证清单,引导公安机关补证赵某制假上下游链条、继续收集固定证据、全面查清犯罪事实。公安机关提取了赵某手机的电子数据,调取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和电话清单,继续加大侦查力度,实现全链条打击。在办理该案的同时,射洪市人民检察院依托创建的“‘济元’优化营商环境品牌”,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高峰论坛,邀请29家企业就知识产权保护进行专题培训,法、检、公及行政机关就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的保护及诉讼进行了专题研讨,推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营造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假冒伪劣的浓厚氛围。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