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切实加强护校安园工作,分局城西派出所按照省厅“一号文件”精神要求,坚持警务前移,积极会同教育主管部门,依托校园“义警工作站”等前沿阵地,通过严检查、重打击、强宣传等措施,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安环境整治、法律法规宣传、疫情联防联控等工作,进一步夯实校园安全基础,有效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安全稳定。
坚持严抓隐患排查,筑牢内部安全防线
结合“一标三实”等基础数据采集工作,利用公安“大数据”对辖区17所学校新进教职员工进行采集筛查,确保教职员工队伍“纯净”,严防出现因教职员工个人问题引发涉校安全事件。
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组织民警、“校园义警”共计169人次,围绕校车、教室、宿舍、出入口等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检查。全面了解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及防疫措施落实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督促学校逐项建档造册,逐一落实整改措施,确保隐患整改到位。将“枫桥经验”的触角深入校园内外,深入校园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对民代幼、校园工程等不稳定因素建立专门台账,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民警积极参与其中及时开展化解工作,坚决把涉校纠纷扼杀在萌芽阶段,防止矛盾激化,避免了因矛盾纠纷升级扩大引发校园突发暴力案事件,确保校园秩序平稳安定。
通过大力打造“校园义警工作站”,将社区民警作为校园安全的网格长,发动校园内外社会力量等方式,将校园保安、教师、学生会积极分子、周边商铺等人员纳入工作站,成为充实民警队伍的“义警”,定期开展校园安保人员安全知识及技能培训,开展安全疏散演练、消防反恐防暴演习等活动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要求学校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各项应急预警方案,确保安全常识入脑入心,提高安保人员技能,增强其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坚持狠抓周边环境,筑牢治安整治防线
落实校园日常巡逻防控机制,采取车巡与民警步巡、白天与夜间、移动警务车定点与流动巡查相结合的多种巡防模式,组织警力在辖区学校上、下学时间段,对校园周边网吧、餐饮店、偏僻小巷路段等场所区域开展定期巡查,严厉打击各类涉校违法犯罪行为,实现校园安全周边“零事故”,确保学生校外出行安全。
结合“磐石行动”等专项工作,联合辖区街道社区,配合工商、综合执法等职能部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清理校园周边摊贩、临时售货点等,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引导各类违规经营业主自行整改。严禁在校园周边出现制售三无食品、过期食品等影响学生身体健康的情况,并组织社区民(辅)警、义警对校园周边的出租房屋、旅店、网吧、娱乐场所等复杂区域进行不定时清查,健全涉校案件快速处置机制,全力打压违法犯罪空间,严防校园周边形成治安乱点,积极为校园营造健康安全的周边环境。
进一步加大对辖区肇事精神病人、刑满释放人员、涉毒涉访等重点人员的摸排走访,并紧紧依靠党委政府,落实属地管控责任,严格对高危人员的动态管控,坚决防止其制造事端,从源头上减少影响校园安全事件的发生,对摸排发现有存在过激情绪的,开展必要性的敲打谈话,严防伺机混入学校滋事,影响学校教育教学安全,扎实筑牢“校园防疫墙”。
紧抓安全宣传,筑牢安全意识防线
为提高广大中小学生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派出所明确法制副校长为校园法制宣传责任人,派出所民警与义警成员联合开展校园普法宣传,以法制宣传进校园为主题,组织校园义警力量共同深入课堂,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创新形式,着重从防电信诈骗、禁毒、反恐和消防安全等方面入手, 让广大师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安全事件对学校师生造成的伤害。
与辖区学校先后签订《警校协作会商机制》《警校共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涉校警情互通及研判工作规定》《未成年维权岗》等工作机制,并在各校园内设立宣传点,发放校园安全宣传资料。结合不同学校学生们的身心特点,通过现场沟通、游戏等互动形式对校园安全常识进行宣传讲解;开展法律讲座,向家长及儿童宣传拐卖儿童犯罪的法律法规、如何防止被拐卖以及若被拐卖如何自救等知识,提升学生自我防范能力。
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校园安全提示,动员学校学生家长等“义警”参与护校安园工作和反暴恐知识宣传,在辖区悬挂相关安全知识横幅、张贴标语、制作图片展,加大各项安全知识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广大群众举报涉校违法犯罪线索,切实形成严密的校园周边防控网络,不断提高发现犯罪、制止犯罪的能力。
(汪彦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