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杨浩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俞阳
“我儿子虽然不在了,但是,我们一家人还是警属。我们要代替德凯完成他没有完成的心愿,要教育我的孙儿尽可能去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在特级英雄黄继光的故乡中江有一名警察母亲邱凤琼,她把儿子李德凯培养成了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李德凯扎根偏远的山区14年,在为人民群众服务中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近日,邱凤琼被评选为全国公安系统爱警母亲。
邱凤琼笑容背后有着坚持
受访者供图
吃苦耐劳 悉心培养子女
“人要活得开朗点。”69岁的邱凤琼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她只是一名地道的农村妇女,文化水平不高,却懂得以“正面赞扬”的方式去培养子女,懂得以慈爱宽容来支持子女;她身材矮小,却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笑容的背后有着强于常人的坚持。
知子莫若母,因为儿子能吃苦、沉得住气、耐得住寂寞,在李德凯高考的时候,邱凤琼极力鼓励他报考警察学校。在收到四川省人民警察学校录取通知书那一天,全家人都喜上眉梢,母亲将困难都藏在了笑容后面:一个大山里的农村家庭,要培养一个警察是多么不容易!家里有3个孩子要抚养,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拼命地干活也仅能让全家人保持温饱。在李德凯3年的求学生涯中,邱凤琼想尽各种办法为儿子凑学费和生活费,每天起早贪黑,忙完自家农活就去找活干,她帮过砖厂、种过药材、卖过鸡蛋,甚至大冬天到荷塘里挖藕……
强忍悲痛 为家撑起一片天
李德凯自从踏上公安工作岗位,就一心扑在工作上,在中江县公安局普兴派出所坚守了14年。普兴派出所是中江最偏远的派出所,条件差、人手少、事情杂,工作特别累,熬夜加班是常事。李德凯每个月最多回家4天,过年几乎都在派出所里值守。儿媳杨浩常常抱怨丈夫不顾家,邱凤琼一边安慰着儿媳,一边忙里忙外地帮着操持家务,化解夫妻之间的矛盾,默默支持着儿子的公安事业。
2016年底,李德凯体检时发现胆红素异常,有肝癌的征兆,但他谁也没告诉,只身一人去成都看病,直到2017年底确诊为肝癌。医生说要立即做手术,然而李德凯却一拖再拖,他说要等到“春运”结束后再去,因为春运是交警最忙的时段,他不能当逃兵。
忙碌的春运终于结束了,2018年3月,李德凯在医院作了第一次右肝切除术。手术苏醒后,李德凯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给单位回电话、回信息、安排工作的事。李德凯住院期间,邱凤琼夜以继日地照顾他直至出院。出院一周后李德凯就拖着尚未康复的身体去上班,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可最终还是尊重了儿子的意愿。2018年12月,李德凯因公牺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是直击心脾的,邱凤琼打起精神不停地安慰儿媳,给孙儿讲爸爸是个英雄,硬是为这个破碎的家庭撑起了一片蓝天。
言传身教 传承大爱精神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邱凤琼自己花钱买了防疫物品和生活必需品,让儿媳带着孙儿到普兴派出所捐赠防疫物资,鼓励孙儿当义务“小交警”,儿媳还加入中江县“巾帼志愿者”服务队。有邻居问她:“大姐,你的儿子不在了,为啥还要鼓励他们去做这些好事呢?”邱凤琼说:“我儿子虽然不在了,但是,我们一家人还是警属,我们要代替德凯完成他没有完成的心愿,要教育我的孙儿尽可能去关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她有个心愿:教会孙儿做一个心怀感恩、独立有担当的人,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坎坷,长大了也要做一名人民警察。
作为年近70的人,邱凤琼早就到了应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可为了让儿媳安心投入教育工作,她一直悉心照顾着一家人,每天起早贪黑地做家务。结婚15年来,杨浩与婆婆从来没有红过脸,两人相处得如同亲母女。杨浩现在是中江县实验小学南渡校区的教导主任,工作特别忙,加班是常态。每天她回到家,电饭锅里都会有热气腾腾的饭菜。每到周末,杨浩想多帮婆婆做一些家务活,可邱凤琼总是叫她多休息,还说现在一个人养家不容易。邱凤琼告诉儿媳:“趁现在还有力气,多干一点是一点。”
邱凤琼把儿媳当成亲闺女一样对待,儿媳对她也很孝顺。每个假期里,她都要带着公公婆婆去旅游,尽可能给予老人更多的陪伴与关怀。邻居们都称赞说,正因为有了一个通情达理、爱护晚辈的好婆婆,才成就了一个师德高尚、善解人意的好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