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蒋京洲
“未成年人违法进入酒吧、网吧、KTV等娱乐场所消费,或违法到娱乐场所工作,极易引发聚众斗殴、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成为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轻化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符宇航关注到未成年人出入酒吧等娱乐场所的问题。为此,她建议应当发挥法治作用,加大对这一问题的治理力度。特别建议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检察公益诉讼职能,加强对酒吧、网吧、KTV等娱乐场所以及旅馆等违规接纳未成年人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
符宇航告诉记者,以自贡市自流井区检察院为例,该院在2018年至2021年期间,办理了涉及未成年人在酒吧、网吧、KTV、旅馆等场所的犯罪和被伤害案件20件,涉及未成年人50余人。这些案件中,最小的被害人仅有12岁,未成年人涉及罪名有盗窃、容留他人吸毒、强奸、强制猥亵、聚众斗殴、猥亵儿童、寻衅滋事、抢劫、非法拘禁。此外,还发现有未成年人在酒吧陪酒时被引诱卖淫等情况。
而从全国全省情况来看,各地检察机关均通过未成年人公益诉讼检察、或者刑事案件中,发现上述问题。因此,符宇航认为,应当高度重视酒吧等娱乐场所管理工作,充分认识酒吧等娱乐场所违法违规经营的危害及加强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
她建议,一方面要加大对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普及力度,特别是针对娱乐场所、宾馆酒店的经营者、工作人员重点宣传。同时,加大对娱乐场所违规接待未成年人、招用未成年人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
在学校教育方面,符宇航建议在全国中学范围内推广“法治成年礼”活动,充分发挥好法治副校长和法治辅导员作用,把法治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排进课程表,使学生从小树立遵纪守法意识,真正从内心明白“不允许进入的场所不进、不该做的事情不做”,形成法治思维。
此外,她建议以党委政法委为牵头单位,汇同检察院、法院、公安局、司法局、教体局、民政局、妇联、共青团、关工委、文广旅局、市场监管局等单位部门,在各级层面推动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联系会议制度”,通过信息共享、衔接配合,构建及时、精准、多元的帮教和救助体系,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