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静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禄
2月10日,泸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峰在全市政法工作会上,用“稳中求进”四个字作为今年泸州政法工作的总基调进行谋篇布局,并把维护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努力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酒城政法铁军,为泸州建成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政法保障。
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政法工作精神,结合泸县政法工作实际情况,抓实今年泸县政法工作呢?2月17日,泸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石磊在接受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用“聚焦四个重点,忠诚履职尽责”给出了答案。
聚焦政法队伍建设:
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记者:泸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群众满意率全省第一,今年政法工作安排中,泸县如何巩固教育整顿成果,锻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铁军?
石磊:去年,泸县通过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县政法队伍呈现出新变化、新面貌、新气象。今年,我们将持续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大力实施市委政法委提出的“铸魂”“提能”“严管”“厚爱”四项工程,加快推进政法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锻造龙城政法铁军。具体措施是:
持续推进政治建警。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及我省实施细则,进一步健全党领导政法工作的制度体系,夯实党管政法的根基,确保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
持续推进素质强警。定期组织政法干警开展政治轮训,将镇(街道)政法委员纳入轮训范围,着力提升政法干警政治素养。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分类别、分层次实施全覆盖教育培训,大力提升政法干警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
持续推进从严治警。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的意见》、中央政法委《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和省委政法委《四川政法队伍“五坚持五严禁”》等制度规定,加快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常态化制度化,着力健全执法司法常态化监督机制,强化纪法协同,形成监督合力,构建上下贯通、内外结合、系统完备、规范高效的监督制约体系,注重运用身边“活教材”开展警示教育,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
持续推进从优待警。持续弘扬政法英模精神,组织开展多形式的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在全县政法系统形成崇尚英模、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落实政治关爱、思想关怀、工作关心、生活关照等从优待警措施,传递党的关怀和温暖,增强干警职业认同感归属感。
聚焦维护社会稳定:
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维护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是今年政法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请问石书记,这项政治任务泸县将如何抓细抓实?
石磊:今年泸县政法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扛起维护全县政治社会稳定重大政治责任,为全县“9.16”地震灾后重建顺利推进,为党的二十大及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营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具体措施是:
优化维稳指挥体系。成立泸县维护社会稳定联动指挥部,进一步加强相关部门职能整合,理顺权责关系,推动形成统一高效、部门联动协调的维稳指挥体系,强力提升我县维护社会稳定联动工作的统筹协调、指挥调度、信息收集、分析研判、监测预警、舆论引导、社会管控、应急处置等实战能力。
健全维稳处突机制。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制定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形势会商研判、非正常死亡事件处置、页岩气勘探开发涉稳风险联防联控、突发群体性事件处置等机制,确保维稳处突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突出重点领域稳控。密切关注灾后重建、页岩气勘探开发、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持之以恒抓好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十百千万”专项行动,最大限度把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持续深化信息网络、自然资源、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四大行业领域整治,确保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取得实效。
提升维稳处突能力。建立健全维稳应急预案,加强维稳处突队伍建设,组建覆盖全县各级各部门的维稳处突工作专班,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提升维稳处突水平,确保突发情况拉得出来顶得上去。
聚焦平安泸县建设:
全力争创全省平安建设示范县
记者:按市委政法工作安排,今年泸县的平安建设工作,如何找准载体抓手,创新实现路径,为泸州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贡献泸县力量?
石磊:今年平安泸县建设工作,将紧紧围绕争创平安四川建设示范县工作目标,结合全市一体两翼之“东翼”发展战略,不断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具体措施为:
提升智慧政法水平。推进县、镇、村三级综治中心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一体建设和实体化运行,收集、汇聚包括人、地、事、物、情、组织等社会治理基础要素信息,整合“雪亮工程”“天网工程”“慧眼工程”资源,全力打造创新社会治理的“中心枢纽”,不断健全“五治融合”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水平。
积极推进“平安细胞”创建。把“平安细胞”创建作为推进平安建设的有效载体和抓手,深入开展“平安家庭”“平安企业”“六无”村(社区)等“平安细胞”创建活动,建立健全疏导化解、管理服务、治安防控、公共安全责任保障机制,持续巩固禁毒攻坚态势和长效机制,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和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实体化运行反电诈中心,努力提升平安建设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
全力做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终期验收。认真对照《试点工作指引》要求,梳理“规定动作”“自选动作”“负面清单”三项基本任务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扎实开展查漏补缺,确保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检验。
加强川渝政法协作。聚焦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加强与永川、荣昌等地在矛盾排查化解、执法司法协同、完善法律服务等方面务实合作,共同助力泸永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聚焦法治泸县建设:
巩固示范成果打造“泸县样板”
记者:泸州是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泸县是全省14个全面依法治县(市、区)示范试点县之一,你作为泸县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今年泸县在法治建设方面将有何作为,有何突破?
石磊: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泸县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重心,精心组织,全力推动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倾力打造依法治县“泸县样板”,创新和提炼了一批特色亮点,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全面完成了示范试点任务。
2022年,泸县将持续发力,巩固和深化全面依法治县示范试点成果,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执行《四川省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中共泸县县委重大决策三方会审机制实施办法(试行)》,建立完善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核机制,确保将决策纳入法治轨道。进一步健全镇(街道)合法性审查机制,配强审查力量,推进镇(街道)行政决策合法、规范,提升镇(街道)各项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持续开展“放管服”改革向乡村延伸行动,加快推进镇村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指导督促镇(街道)有效承接好县级部门依法下放或委托的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持续整治变相设置行政许可事项的违法违规行为,切实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持续深化法治政府示范建设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深入实施“八五”普法。结合泸县实际高标准制定“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法律八进”,抓住领导干部和青少年等“关键少数”,紧密结合泸县工业发展、乡村振兴等工作,将独特的龙文化、桥文化、石刻文化等与法治元素有机结合,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开展禁毒、森林防灭火、反电诈、民法典等主题宣传活动,提升群众法治素养,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高质量护航民营经济。优化企业政务服务专班,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帮助解决中介服务质量不高、要素保障滞后等困难问题。充分发挥民营企业法律服务专家作用,积极深入园区企业开展“专家会诊”和“法治体检”,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