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王晗阳 魏丹
新冠肺炎疫情对戒毒场所的安全稳定是一场巨大的考验。为缓解和消除戒毒人员因疫情产生的焦虑、不安等消极心理,四川省眉山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眉山强戒所”)先后印发《疫情期间进一步强化戒毒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通知》《戒毒人员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实施方案》,严格按照《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1+19”工作标准》中的“戒毒人员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工作标准”,以四个“常态化”措施对戒毒人员开展心理健康问卷测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团体心理辅导、危机干预措施等,有效防范因疫情影响和心理压力而引发的各类极端事件,全力维护特殊时期场所的安全稳定。
常态化开展问卷测评,建立戒毒人员心理数字档案。眉山强戒所聚焦智慧戒毒建设成果,完善“戒毒人员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建立戒毒人员心理数字档案。戒毒人员入所两周内,在心理咨询师的组织下,登录心理测评模块。通过一般心理测验和特殊行为测验等形式,及时掌握了解新入所戒毒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针对性开展个案心理咨询,筛选重点关注人群,并建立心理测试结果异常人员专属档案,力争早发现、早介入、早干预。截至目前,共开展一般心理测验2300余人次,特殊行为测验820余人次。
常态化宣讲健康知识,激发戒毒人员心理“自助”潜能。2020年4月疫情之初,眉山强戒所迅速联合四川省心理与行为科学学会编印了《戒毒人员应对新冠疫情的心理防护与自助手册》,介绍应对心理压力的健康知识,帮助戒毒人员不断从自助手册中汲取“心”能量,提升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能力,激发他们的戒治动力。在集中课堂化教育、心理健康月等活动中,场所坚持“大水漫灌”式日常心理健康教育,特邀专家到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及心理知识普及8场次,有效激发和挖掘戒毒人员的心理“自助”潜能。
常态化举行团体辅导,增强戒毒人员心理防疫力。多名兼职心理咨询师在值班执勤之外,持续有效地利用自身所学专业知识,设置有利于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的小游戏、小活动,帮助戒毒人员减轻疫情期间的戒治压力,提升应对疫情的心理能力。同时,在心理矫治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心理咨询师开展主题为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同心抗“疫”等系列团体心理辅导180余次,转移他们对疫情形势的过度关注。此外,利用重大节假日开展团体心理拓展比赛4场次,致力于促进戒毒人员的身心健康,培育戒毒人员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戒治。
常态化推进结构化访谈,建立维护安全的长效机制。针对重点人员和言行异常人员(下称重异人员)等特殊人群,心理矫治中心主动作为,制定并不断完善《场所重点人员/言行异常人员访谈评估及心理健康教育记录》,实时准确掌握此类人群的日常戒治表现。按照工作要求,场所资深专职心理咨询师每月针对大队的重异人员开展不少于1次的心理访谈评估及心理健康教育,并形成个案化访谈评估记录。综合访谈记录也成为大队开展安全稳定形势研判的重要参考,制定重异人员教育转化方案的重要依据。
“针对戒毒人员开展心理矫治,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自我探索、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还能缓解他们的戒治压力,有助于戒毒人员正确认识自己、改善提升人际交往能力、调节不良情绪和心态及重塑健康人格,为戒毒人员早日彻底解除毒瘾回归社会增添‘心’力量。”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