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召开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结会暨市委政法工作大会 部署了这些重点工作

  
2022-02-10 11:39:39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杨元禄

2月10日,泸州召开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总结会暨市委政法工作大会,贯彻落实省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全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情况,安排布置今年全市政法工作重点,并对省市两级政法先锋先进集体和个人、见义勇为勇士进行隆重表彰。


泸州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刘峰在总结回顾去年泸州政法工作时指出:去年,泸州政法工作在市域社会治理、常态化扫黑除恶、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方面均取得较好成绩,市政法各单位综合考核名列全省前茅。泸州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广度,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整顿,有力推动政法系统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并得到中央第十四督导组组长李佳的充分肯定。泸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在省教整办组织的第三方测评中,群众满意率超过98%,排名全省第一。

回顾2021:

泸州政法铁军交出满意成绩单

在总结回顾去年泸州政法工作时,刘峰指出:泸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组织领导有力有序,学习教育入脑入心、查纠整改见人见事、建章立制落地落实;在维护政治社会安全稳定方面,顺利实现建党100周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期间五个“坚决不发生”的工作目标,坚守舆论阵地,做好政治宣传,泸州政法新媒体矩阵获评“2021年度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坚持救援维稳双线发力,线上线下同步推进,专群结合协同联动,有力确保泸县“9.16”地震后社会面安全稳定。

双城经济圈:川渝首建环资司法协作巡回法庭

在服务中心大局方面,刘峰表示:服务保障双城经济圈建设,泸渝执法司法一体化合作向纵深推进;打造长江跨区域增殖放流示范点、生态修复示范区,依法查处一批破坏长江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事件,建立沱江流域坏境资源审判“纽扣法庭”工作机制,建立川渝首个环境资源司法协作巡回法庭和边界联合调解室;成立全国首个白酒产业园区人民法庭,推动构建以保护泸州老窖、郎酒为重点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悬赏全覆盖机制破解“执行难”被全省推广,“酒麒麟”法治品牌写入省高院工作报告,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试点工作获全省法学会肯定。

平安建设:全省推广泸州“全科网络”经验

平安泸州建设方面,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顺利推进,全力支持纳溪区成功创建为“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聚焦“全科网络”建设,创新将医疗保障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得到省政府肯定并向全省推广;在全省率先建立见义勇为行为市场化风险转移新机制,对见义勇为人员提供意外伤害、意外医疗保险保障;依法审结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王德彬等40人涉黑案,该案入选全省法院十大典型案例。市纪委监委、市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扫黑除恶先进集体,公安专案组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江阳区夏屈兰调解工作室、龙马潭区“老兵”调解工作室被评为全省“金牌调解工作室”;叙永法院“石榴籽”调解工作经验被全省推广,涉法涉诉信访“治重化积”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

改革创新:公安“放管服”改革全省第一

政法领域改革创新方面,“万案大评查”评查力度全省第二;建立西南地区首个“无人车管所”,首创户籍窗口入驻医院机制,公安“放管服”改革全省第一;“0证明城市”工作入选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2021年,全市103个集体、166名个人获省部级以上表彰表杨,3个集体、5名个人获评“四川政法先锋”;政法系统年度工作考核,泸州法、检两院均排名全省第一,公安、国安获全省一等奖。


布局2022:

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酒城政法铁军

对2022年泸州政法工作,刘峰指出:2022年,全市政法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维护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全力护航党的二十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要以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创建为载体,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平安泸州建设科学化、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要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全面推进从严管党治警,努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酒城政法铁军,为建设新时代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有力的政法保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扫黑除恶:健全长效机制防止死灰复燃

刘峰强调,2022年泸州政法工作,一要把准政治导向之“舵”,二要绷紧对标落实之“弦”,三要夯实制度保障之“基”。

刘峰要求,全市政法系统要扎实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工作,健全扫黑除恶长效机制,继续深入开展线索直核、存案清零、伞网深挖、执行攻坚等工作;持续防范和整治“村霸”,防止黑恶势力死灰复燃;加大上级重点督办案件攻坚,确保达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目的;继续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完善线索摸排机制,健全完善重点监管、日常监管、源头治理机制,对群众举报线索多、行业问题突出的重点县区、重点行业下大力气集中整治。

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持续加强执法司法一体化建设,深化长江、沱江和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司法协作,重点与永川、江津等地在矛盾排查、执法司法协同、完善法律服务等方面务实合作,共同助力泸永江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

法治温度:以法治力量守护民心

刘峰强调,泸州政法要为促进共同富裕传递法治温度,要围绕推动民法典深入实施,加强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重点领域执法司法工作;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公共交通、安全生产等领域执法司法力度,严厉打击涉及社会保障、疫情防控、救灾防汛、扶贫救助等领域违法犯罪,以法治力量守护民心;要围绕服务乡村振兴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强化基层政法资源统筹,大力实施“法治明白人”培育工程,持续深化“法治乡村”“桂花树下”等法治品牌建设,提升基层服务管理质效,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平安泸州:找准载体抓手拓展广度深度

对今年平安泸州建设,刘峰指出,争创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必须找准载体抓手,创新实现路径,不断拓展平安泸州建设的广度和深度。

具体措施是:纵深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底线思维,对标对表全国试点工作指引,集中资源力量攻坚,补齐短板弱项;对7个“负面清单”事项,必须严防死守;加大“反电诈”“纳爱”等重点创新事项推进力度;要注重系统集成新经验好做法,努力转化为指导面上工作的科学思路和有效举措,创造更多的市域社会治理“泸州经验”。

要全面开展平安系统创建,围绕“发案少、秩序好、服务优、群众满意”的创建目标,发动全市上下系统开展基层创建、平安行业创建和平安单位创建,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平安创建工作新格局。

要深入推进平安乡镇(街道)创建,坚持全周期创建理念,聚焦影响政法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的突出问题,注重前端清源、中端防范、末端化解相统一,努力将各类矛盾预防化解在基层。

营商环境:有效保护各类创新主体合法权益

如何营造法治营商环境方面,刘峰要求:坚持发挥打击职能,依法严惩欺行霸市、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完善涉产权冤错案件依法甄别纠正常态化机制,加大对白酒等优势产业和新兴领域业态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力度,有效保护各类创新主体合法权益。

基层治理:打造“枫桥经验”泸州升级版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刘峰要求,推动“枫桥经验”由社会治安向各个治理领域扩展,打造“枫桥经验”泸州升级版;总结推广泸州“红色细胞”“红色物业”“红色驿站”等经验,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市域社会治理优势;推进网格化服务管理立法调研工作,整合社区、网格、企业单位等社会治理力量,推动基层政法APP数据融合,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鼓励基层微创新,加强创新经验交流推广,努力形成“一地创新、全域受益”的良好局面。

编辑:夏修露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