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丨扎根基层暖民心 最美的真谛是群众的满意

  
2022-02-14 16:50:38
     

“今天岳池县镇裕镇瓦店子村7组48位村民起诉四川某卓公司帮忙干活的工资案件,已经有24位村民递交的起诉书。”2月11日上午,正在整理案件材料的岳池县法院酉溪人民法庭庭长徐湛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


创新庭审 显乡村法律温度

“自2017年开始,某卓公司雇请48位村民在花椒基地帮忙干活,口头承诺工资为50元每天,工资月结,主要做的是剪枝、除草、杀虫等工作。”村民安某碧介绍说,起初还遵守承诺按时发放了劳务报酬,但从2019年开始,某卓便不讲诚信,一直推脱支付劳务报酬2180元。

“正在收集整理48位村民拖欠工资的相关证据,酉溪法庭尽快会与镇、村两级联系协调联动争取早日为村民解决拖欠的工资。”徐湛介绍说。

酉溪法庭加强与地方党委政府、政法部门、村社组织的对接,广泛吸纳各类社会力量参与法庭调解,推动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合力。加强特邀调解、委托调解、委派调解等制度应用,推动调解员进法庭、法官进基层全覆盖。

诉源治理 展乡村无讼理念

“徐法官,我70多岁了,我的两个儿子不孝顺,也不给我生活费,我怎么办呢?”岳池县西板乡火焰山村7组村民杨某求助说。

“老人家您放心,我们会组织坝坝法庭来巡回审判,让您的儿子在法律和亲情范围内尽到赡养的义务。”2月11日,徐湛收到西板乡村民状告其两个儿子肖某甲肖某乙赡养的案子后又开始准备起来。

针对法庭辖区面积大,个别乡镇的群众到法庭参加诉讼路途遥远,酉溪法庭主动作为,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加强与村两委及社区工作人员联络,并定期开展村两委及社区工作人员座谈培训会,从法律知识到调解技巧、从矛盾排查到纠纷化解、从个案详情到类案处理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调动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基层组织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促进辖区矛盾纠纷化解于基层,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

经统计,该法庭辖区内无诉讼案件的村级组织占全部村级组织的30%左右,酉溪法庭今年立案数同比2020年下降比例24.78%今年,该法庭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28件,已审结案件128件,调解成功115件,调解率89.84%,在缩短案件办理周期的同时,有效地化解了矛盾纠纷。

触角延伸 助乡村和谐振兴

“村民的丈夫向一网络认识的美女微信转款520元,13.14元等示爱的微信转账金额,妻子作为原告请求法院判决赠予合同无效!”徐湛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原告在浙江务工因疫情原因无法回岳池县,2月11日下午在岳池县法院进行网络开庭。

酉溪法庭秉持“司法为民、服务群众”的理念,坚持让当事人“少跑一次腿,少受一次累,少等一分钟,少误一天工,少花一些钱”的原则,以热心、耐心、细心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当事人,将定纷止争的理念穿插渗透在诉讼的每个环节,积极开展上门送达、入户调解、巡回审判、判后答疑工作,以案释法零距离、答疑解惑面对面,以过硬的司法服务水平最大限度实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大家欢迎徐法官进群,我们的校园侵权案件,大家可以分别向徐法官咨询。”11日下午,有咨询校园侵权的家长把徐湛邀请进入到家长群里。

酉溪法庭将工作延伸到了村社、学校、企业、机关等,开展法律咨询、普法宣传,化解涉诉信访问题,宣传法律知识,同时通过发放服务联系卡、公布通讯方式等形式,方便群众电话咨询。辖区群众把法官当作“自家人”,基层组织把法庭作为“免费顾问”。

“打造人民满意的人民法庭没有终点,酉溪法庭将人民群众的这份信任和赞誉,化作无穷的力量,豪情满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徐湛告诉四川法治报记者,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最美的真谛即是让群众更加的满意。

(赖溢晓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雍剑波)

编辑:夏修露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