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朱佳琦
1月7日,成都公安召开“向人民报告—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新闻通气会,会上,就“蓉城反诈卫士”注册及群众关切问题进行了解答,并通报了利用“蓉城反诈卫士”进行精准劝阻的典型案例。
据介绍,“蓉城反诈卫士”微信小程序由市公安局会同互联网公司自主研发,成功构建反诈中心、派出所、社区、群众之间的点对点互联新模式,有效构筑起全市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预警防护保护圈。通过全市群众的普遍注册,能够极大程度扩大预警保护范围和深度,提升预警信息终端触达的效果和覆盖面,一旦有预警信息,警民将同时收到预警短信。此外,通过群众设置防骗保护圈,自行添加亲戚朋友,当收到诈骗短信、接听诈骗电话或访问诈骗网站时,事主、保护圈将同时收到预警信息,利用圈内成员之间的现实信任关系开展互动劝阻,实现多圈层预警保护,提升劝阻成功率。
截至目前,全市民众端已注册654余万人,推送预警信息32.2万条,避免损失5631万元。
会上,就群众关切的“数据保密和个人隐私安全”以及“蓉城反诈卫士和国家反诈App区别”两个问题,民警进行了解答。据介绍,“蓉城反诈卫士”注册使用安全便捷,无需采集用户手机内的个人隐私信息,相关数据已严格按照保密协议落实具体责任。蓉城反诈卫士是一款微信小程序,与需要通过手机应用市场搜索后下载安装的国家反诈中心APP不同,群众只需在手机内授权开通权限,而无需单独下载安装,预警信息能直接落地到属地派出所民警,协助开展联动预警劝阻。
典型案例:
转账前被民警拦下 挽回损失数十万元
11月19日中午,武侯分局簇桥派出所接到“蓉城反诈卫士小程序”推送高危预警:在辖区富顿中心一女子正被电信诈骗,派出所民警赓即前往该地开展劝阻工作。经询问,实施诈骗嫌疑人以公司账户需要维护为由,让该女子将所在公司账户内的资金转入一私人账户,而女子所在的公司恰巧在近期要转一笔资金,女子误以为诈骗嫌疑人所说的账户维护既是此事。经“蓉城反诈卫士小程序”高危预警、民警耐心细宣讲和劝阻,为该女子挽回损失30余万元。
11月23日凌晨1时许,武侯分局华西坝派出所接“蓉城反诈卫士”平台的高危预警:在华西坝辖区李女士正在被电信诈骗,并已与诈骗人员通话近3小时,民警迅速前往见面劝阻。经询问,实施诈骗嫌疑人冒充其户籍所在地公安局的户证科,称其涉嫌持非法护照入境、参与洗钱等违法犯罪行为,需要其配合调查,并要求其次日将银行卡内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如不转账会影响其征信记录。经“蓉城反诈卫士小程序”高危预警、民警耐心细致宣讲和劝阻,为该女子挽回损失1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