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超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
2021年,绵阳市公安局紧紧围绕四川公安“一三五七”发展战略,贯彻落实“111”工作思路,迎难而上、砥砺奋进,以初心不变的定力、沉着应变的智慧、主动求变的勇气,防风险、保安全、抗疫情、护稳定、促发展、抓队伍,推动绵阳公安向着“全省一流、西部领先、全国有名”宏伟目标破浪前行。绵阳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从十个重点方面通报了2021年全市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开展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一是党史学习教育滋养初心。市公安局党委坚持高站位谋划、高标准部署,4次专题研究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建立“日报告、周总结、月推进”等7项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四史”、“七一”重要讲话、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成功推选6个“最强支部”参加省厅集中展示。班子成员发挥“头雁效应”,认真落实专题调研、督导检查、主题党日、专题党课、为群众办实事等“五个带头”,各级各部门注重实效抓推进,担当作为出实招,确保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全市公安机关党史学习教育呈现出高点站位、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是队伍教育整顿铸警塑魂。按照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大决策部署,绵阳公安闻令而动,迅速吹响“集结号”,纵深推进“筑牢政治忠诚、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弘扬英模精神”的政治大考。出台配套机制12个,具体工作方案30余个,有力推动绵阳公安政治生态进一步优化、纪律作风进一步好转、素质能力进一步增强、执法司法公信力进一步提升。
三是“三大活动”全警脱胎换骨。作为中国科技城的忠诚卫士,面对新形势新使命新挑战,市公安局党委主动作为、自我革命,集中开展“思想大提升、作风大转变、问题大整改”三大活动,研究制定《局领导“作表率、强作风、严落实”15条措施》,全局上下聚焦涉稳、公共安全、内部安全等6个方面风险隐患深入排查,共查找共性问题187个、个性问题146个,建立“红、黄、蓝”三色预警问题台账,并挂图作战,逐一销账,全警队伍呈现出思想向上提升、作风向好转变、问题向深整改的喜人变化。
四是庆祝建党100周年安保决战决胜。市公安局聚焦建党100周年安保工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安全第一”的安保理念和“细致、精致、极致”的工作标准,强化政治意识和责任担当。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安全保卫“大巡防”、违法犯罪人员“大收网”、治安隐患“大整治”、吸毒人员“大收戒”、校园安全“大检查”、群防群治“大发动”等重点。广大民辅警恪尽职守、顽强拼搏,连续奋战、无私奉献,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绵阳公安队伍的过硬素质、优良作风和坚强战斗力,为全国公安机关圆满完成庆祝活动安保任务贡献出了绵阳公安力量。
五是“护旗”专项行动全省领先。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是考量平安的“晴雨表”。全市公安机关以“护旗”系列专项行动为统领,雷霆万钧高压严打,连续发起扫黑除恶、命案攻坚、打击电诈、黄赌毒、盗抢骗“五大攻势”,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2%和14.1%,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零发生”。共打掉黑恶犯罪团伙31个,侦办九类涉恶案件586件,抓获各类在逃人员1794名,打拐“团圆”行动找回历年失踪儿童170人,命案现案破案率连续十年100%。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其关联黑灰产业犯罪实现“一降三升”(立案同比下降10.28%,破案同比上升18.76%,抓获人员同比上升50.07%,支付金额9.21亿元、同比上升98%),得到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央第十四督导组充分肯定。推动《绵阳市新时代禁毒工作实施意见》及成效评估办法落地落实,打处各类涉毒违法犯罪人员350人,缴获毒品70.56公斤。
六是社会治安防控扎实有效。守护平安,防控为先。市公安局担纲主责,积极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建成智慧平安小区704个,实有人口覆盖率达36.14%。全市138个运行派出所全部建立“公调对接”机制,共受理矛盾纠纷18667件,成功率达96.33%。培育平安类社会组织14个,发展信息员、自愿者1.4万余人。1288所中小学幼儿园全部落实“6个百分百”要求。民爆物品安全管理严格落实“五个一律”,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在全省作经验交流。森林火灾刑事案件“零发生”,专项整治工作得到国务院督导组充分肯定,“平安绵阳”建设取得新的成效。
七是深化公安改革行稳致远。在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市公安局党委挂帅出征,努力推动议论多年、裹足不前的深层次改革破冰起航,积极稳妥推进绵阳市公安局城市分局直管,挂牌成立科技城新区分局和经开分局,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减少了指挥层级,优化了勤务机制,提升了实战能力;出台《绵阳公安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和派出所“新三年规划”,整体优化配置基层一线警力,安排机关民警参与巡防,整合精减全市基层派出所,建设警务室335个、配备社区民警668人,1582个行政村实现“一村一辅警”全覆盖。持续深化警务运行机制改革,“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指挥体系建设成效初显,专业打击机制、重大类案件全市集群作战模式以及“大刑侦”“大网安”“大禁毒”机制逐步健全完善,警务效能充分释放。
八是全警实战练兵如火如荼。着眼提升全警履职能力,市公安局扎实开展实战大练兵,在全省率先开展视觉计算验证测试,在北川打造全省首个警务微创新基地,举办首个“中国人民警察节”110公里接力跑,研发“VR沉浸式实战练兵系统”。组建市级蓝军团队,深入一线基层所队,开展督导、考核、送教和演练15场次,组训民警1000余人次。组织开展绵阳“护网2021”攻防演练、“135”快反现场处置红蓝对抗、全市公安机关应急力量集结演练,切实提升队伍遂行重大任务的能力。
九是服务国家战略开花结果。聚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建设等重大战略,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广“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推行“一机通办”试点项目,市县两级公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最多跑一次”事项、全程网办事项均达到100%,公安多功能自助服务一体机项目全省领先。制定引进人才“先落户后就业”落户制度,得到市委组织部充分肯定。推出川渝黔户口迁移跨省通办服务,实现绵阳与重庆、贵州户口迁移“一站式”办理。
十是为群众办实事好评如潮。市公安局推出“我为群众办实事”20条措施、“警察助民公益金”、重点企业“专员制”服务等系列举措,搭建“民宿·乡旅服务融警务平台”,设置各类便民潮汐停车位2800余个,全省首推“私家车注册登记省内异地身份证在绵通办”、24小时网上办结货车入城证、“101”车管服务、校园“护学岗”“扫码评警”“i绵阳”路况推送等创新举措,受到中央、省市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督导组高度评价。
历经艰难险阻,付出巨大努力,2021年,绵阳公安交出了一份党和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市公安局被省公安厅记集体二等功;“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被表彰为“全国公安机关情报信息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城郊派出所智慧样板试点得到公安部高度评价,4项社区警务入围全国“2021社会治理创新案例”;花荄派出所入围全国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公示名单。
2022年,是党的20大胜利召开的政治之年,全市公安机关瞄准“全省一流、西部领先、全国有名”奋斗目标一起向未来迈进,努力为建设中国科技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绵阳贡献公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