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内江市新冠肺炎本土疫情处置市区联动应急演练在东兴区举行。全方位检验和提升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和水平的“大考”拉开序幕。
强化组织领导 启动应急响应
1月20日8时15分,收到疫情通报后,区社区维稳防控组组长周勇在应急处置指挥部召集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新江街道等10个成员单位专题研究,作出安排部署,宣布各级应急力量立即进入待命状态,紧急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机制。
研判评估形势,落实封管责任
20日9时20分,区社区维稳防控组根据区卫健局流调情况和风险评估报告,组织专家分析研判,作出“将新江街道邮建小区11栋划为封控区、新江街道东风社区划为管控区,其余地区为防范区”的工作指令。明确新江街道政法委员李兵为现场联络员,三举措落实封控、管控相关工作。一是现场设置封控区卡点7个,由区公安分局出动警力10名、警车4辆,新江街道安排街道、社区干部4名,专职网格员2名,对封控区域开展24小时巡逻值守。封控区域内严格落实“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措施,确保群众不串门、不聚集,落实健康监测措施,做好个人防护。二是现场设置管控区卡点1个,由区委政法委安排干部5名,公安分局出动警力9名,网格员2名,社区干部4名,实行“人不出区、严禁聚集”,负责该区域居民只进不出,非本区域居民禁止进入,并及时处置各类涉疫应急突发事件。三是发动34名社区干部,组建17支宣传工作小分队,通过微信、短信、公众号、小喇叭、一封信等方式向区域内居民发布封控信息,引导居民做好个人防护,密切关注收集居民诉求。开展上门摸排走访,核实人员信息,摸清封控区内所有人员底数。
开展联防联勤,全面稳控到位
20日11时,区社区维稳防控组接到市级指令后,立即组织力量执行高等级社会面防控勤务和公安武警联勤武装巡逻,出动警车、派出警力,设置椑木高速路口、沱桥隧道口卡点,落实“只进不出、体温检测、健康码查验”等瞬时措施。
——启动疫情防控高等级响应机制。区委政法委全体干部、公安分局全体民警、职工、辅警取消休假,全部到岗到位,在情报中心设立加强型联合指挥部,由值班领导现场指挥疫情防控工作。在椑木高速路口、沱桥隧道口卡点,启动武装执勤,每个卡口各6名辅警,6名民警持枪对来往车辆及人员进行涉枪涉爆及疫情防控的集中清查。
——强化社会面治安巡逻防控工作。在城区强化专业巡防,最大限度合理使用现有警力资源,组建30支、640人社区巡防队伍对各街面进行巡逻。同时由公安武警负责组织5台流动警车,在全区范围实行24小时不间断武装巡逻。在农村加强群防群治。各镇(街道)抽调村(社)干部、网格员、治安积极分子3100人,组建“红袖标”巡逻队伍277支,社区义警工作站8个,与城市社区巡防队伍结合协同开展疫情防控巡防,提升了见警率和管控率。
——加强涉疫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组建了100人的联防联控工作保障队伍,对威胁、辱骂、伤害执行防疫工作任务的医护人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之规定,依法从严从重处罚,涉嫌刑事违法的,一律严肃追究刑事责任。
认真分析总结 提升演练质效
应急演练结束后,区社区维稳防控组全员返回应急处置指挥部,传达市、区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演练前方联合指挥部会议精神,特别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苟乙权关于“精准划区、圈层封控、防控勤务、物资保障、卡点管控”的相关指示精神,对演练过程中存在的“现场管控有盲区、卡点封控有死角”“没有发布圈层管控公告”“观摩人员没有佩戴标识,不易区分”等3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问题整改作了安排部署、立行立改。通过此次演练,进一步弥补了应急处置工作中存在的盲点、漏洞,有效检验了东兴区社区维稳防控组的实战能力。
(郑婷婷 王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