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朱佳琦
成都市人大代表、北京万商天勤(成都)律师事务所主任韩冬表示,《成都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于2013年修改后实施,该条例修改至今已愈8年,成都市的专利工作与其经济发展形势的要求已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加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也对成都专利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利条例的修改迫在眉睫。
韩冬建议,首先要聚焦城市发展要求,明确立法原则。目前《成都市专利保护和促进条例》仅有关于立法目的的规定,却并没有明确立法原则,而通过专利立法的立法原则体现当前城市建设新目标、新任务对城市专利事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更好地指引专利工作符合成都市实际需要。其次要完善专利保护制度,建立多部门联合的专利综合管理机制,完善专利维权制度,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建立专利保护联盟和协作机制等,同时进一步加强展会等活动主办方的专利保护意识,强化活动主办方的专利保护责任。最后应该优化激励措施。一方面,可着重对PCT专利等高质量专利的资助,结合天府新区自贸区建设的实际需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强专利转化效益作为专利激励的重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创新专利开发利用的方式,包括探索专利开放许可模式、优化专利许可费的分配方式等,优化激励措施的同时强化激励措施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