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朱佳琦
近年来,成都通过建设各级绿道,连接起全市1100多个各类公园,形成了“绿网千园”的生态格局。通过“绿道”“公园”等场景营造,给城市形态和市民生活方式都带来了较大变化,但“绿道”“公园”建设中还存在部分便民性不足的情形。
成都市政协委员、四川运逵律师事务所律师胡海玲提出以下建议:为提升成都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建议在街边公园、绿地、公园等,提供给民众标准化的“一间一树三场三站五亭”配套建设。一间就是智能化卫生间;一树就是街道和绿地公园等周边栽种一排可供行人乘凉和行走的绿树带,解决民众出游烈日当头爆晒下的问题;三场就是民众健身场、免费停车场和便民活动集散广场(紧急时可做为避难所),具有公益电影播放、民众生活娱乐、民众娱乐表演舞台等;三站就是便民直饮水站、便民应急突发情况处置站(建议大型公园和绿地配备)、大型公园绿地配套公交站;五亭就是智能化纳凉亭、智能大众书籍借阅亭、移动购物亭、休闲固定式棋牌亭、便民共享单车亭等。通过建设好这样的城市“公园”,为打造全域高效质配套、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的美好成都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