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东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文育人” 探索全民创文新路径

  
2022-01-26 17:29:11
     

一城文明风,满目和谐情,自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攀枝花东区积极运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以文育人”社会治理模式,打造城市文明菜单,探索全民创文新路径,政民互动,环环相扣,高效协作,实现城乡基层治理和市域社会治理双轮驱动,高颜值东区与高素质人文珠联璧合,高质量社会发展与高水准市域社会治理交相辉映。

文明实践  利民惠民提高创文新动力

党建引领促融合。党建引领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注入“红色”动力,推进党建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度融合,文明实践与市域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将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级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围绕化解群众“急难愁盼”、加强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形象,用点滴行动汇聚文明力量。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平台优势,积极搭建党密切联系群众平台,联合物业等单位共驻共建,有效促进党和群众的双向联系,组织辖区党员、志愿者、社会团体开展“文明交通岗执勤”、“志愿服务活动日”等文明实践活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共建单位资源优势,凝聚多方合力,实现精准服务。

文明实践全覆盖。采取“1+N+N”模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以“有场地、有制度、有计划、有标识、有人员、有资料”“六有”为标准,建立以“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N实践所+N实践站”的组织矩阵和服务网络,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学校等示范点位30余个,遍布东区学校、图书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书店等地,串点形成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精品线,着力提供点对点、菜单式服务,打通文明实践“最后一公里”。并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作用,开展道德讲堂、理论宣讲、居民教育、科普宣传、健身活动等300余场,服务居民4000余人次,将创文宣传与疫情防控相结合,开展全覆盖入户宣传2次,开展重要交通路口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200余次,带动群众积极支持创文、参与创文。

专项整治焕新颜。成立市容市貌提升、城市管理提升、农贸市场管理提升和不文明养犬专项整治工作组,开展专项集中攻坚专项整治,志愿者拿起扫帚、喷壶等清洁工具,清扫街巷,清除垃圾废弃物品,现场向居民发放创文宣传单,掀起环境综合整治的热潮,动员居民共同参与到文明创建行动中来,以实际行动助力文明创建,不断规范优化区容区貌,城市环境焕然一新。截至目前,修复西海岸、瓜子坪、倮果三个农贸市场周边区域45个市政设施严重破损点位,清理城市牛皮癣3000余处,规范电动车停放地110余处,劝离占用人行道、消防通道车辆60余台次;清理占道经营和流动摊点9000余个;规范坐商不归店1050余家。

志愿服务  共建共治凝聚创文新合力

志愿服务全参与。建立以区级志愿服务支队为统揽,行业部门志愿服务大队、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为枢纽,街道(镇)、社区(村)志愿服务站为平台的志愿服务网络体系。全区共有20支志愿服务大队,520支社区志愿者队伍,162家社会组织,139人持证社工,55396人注册志愿者。建立志愿者、志愿服务发展机制、专家咨询机制,志愿服务权益保障机制,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实现全覆盖建设,整合建立标准化志愿服务站点40余个。各街道(镇)均设有志愿服务站,均建立至少1个平安建设志愿服务团队。今年以来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673次、参与志愿者12641人次、服务时长7587个小时、服务对象165776人次。

上下联动齐发力。多次研究部署创文工作,针对性解决存在问题。组织东区40余个区级单位志愿者,各街(道)、东区志愿者协会、“五老”志愿者对辖区重要交通路口进行集中文明劝导。组织各社区(村)进行入户调查培训,邀请市创文办负责实地测评工作的老师交流经验,精细化、网格化开展入户宣传工作,将楼栋落实到包保单位的人头,区级各包保单位迅速行动,积极开展入户问卷调查和集中宣传,通过实地走访、发放小礼品等方式,提高群众参与度和支持度。

创新理念引花开。创新方式方法激发志愿者动力,以凤凰社区为例,凤凰社区在商家、租住户中招募青年志愿者,制定“新市民”志愿者招募办法、积分规则和兑换规则,“新市民”在创文中开展志愿服务换取的爱心积分,能兑换街道、社区、爱心企业联盟提供的低偿服务。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群众提供科普阅览、休闲健身、棋牌娱乐等场所。“做文明人、建文明城”的理念正在每一位居民心中慢慢扎根、发芽、开花。

以文育人  启智润心激发全民创文新活力

能人榜样强信仰。坚持把培育、选树、弘扬先进模范作为文明创建和文明实践的价值引领。印发《攀枝花市东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攀枝花市东区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开展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宣传学习活动,弘扬时代新风。开展攀枝花市“阳光志愿 花城有爱”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继续做好“攀枝花好人”“四川好人”选树工作,截至目前,已有3人荣获“攀枝花好人”称号。

紧扣主题传思想。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深化开展广泛生动的理想信念教育,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广泛开展集中宣讲、媒体宣传,组织区委宣讲队、基层宣讲队伍以及先进典型等进机关、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宣讲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宣传全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营造了学习贯彻浓厚氛围。开展“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永远跟党走”宣讲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壮大初心分享队队伍,并结合实际下设理论宣讲小分队、先进典型宣讲小分队、行业优秀代表小分队、五老小分队、文艺小分队,深入基层机关、农村、学校宣讲党的最新理论政策。截至目前,开展宣讲200余场,直接听众达4万余人次。

弘扬文化育新人。坚持以立德树人为首要任务,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完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机制、文明校园创建机制、校园周边环境联动机制等一系列机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校园创建等创文测评项目的工作课程化、活动日常化、内容多样化。先后大力开展爱国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文化和勤劳节俭教育等,努力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水平。利用清明、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和国庆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节日小报”创作评选、向国旗敬礼、网上祭英烈等活动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优秀童谣”征集传唱活动等,引导未成年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传承中华美德。以“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为载体,凝聚广大师生力量,让创文理念进入家庭,辐射社区,建立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创文”格局,提升“创文”知晓率和认可度,传播现代家庭文明新风,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达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市域社会治理效果。

(杨丰宇)

编辑:贾知若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