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以来,彭山区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陆续3次收到群众赠送锦旗,积极作为守护群众“钱袋子”安全赢得了群众广泛赞誉。锦旗的背后,既是群众的口碑,更折射了彭山公安在电诈打击治理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面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高发趋势,彭山公安结合辖区实际,制定出“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思路,坚持不懈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行为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以常态化科学宣传为主线,以协同化联席会议为牵引,以集中式专项攻坚为关键,以精准性预警劝阻为基础,多管齐下、集约发力,从3月份开始,不断健全完善电诈“打、防、管、控、宣”体系,真正实现发案下降、破案上升。
以“实”字要求 坚持关口把控最前沿
坚持把做好反诈工作作为压减电诈警情的重要手段,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警种之间协同抓的工作格局。2021年以来,先后召开相关会议25余次专题研究部署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同时,分局骨干警力前往宜宾市高县公安局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电信网络治理先进经验,以相互取经方式提升全局反诈“攻击力”,巩固辖区群众“免疫力”。通过加强接警止付、侦查研判、专项行动等工作,带动全区民警加大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打压力度,先后破获了“4.9”金山游戏案、“6.8”电信诈骗案、“11.8”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案,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90余人,同比提升85.52%,创历史新高,有效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彭山公安及时劝阻电诈300余起,破获电诈案件80余件,为辖区机关、企业、群众挽回损失约500万余元。
以“聚”字突破 坚持部门联动共发力
按照上级工作部署,建立了《彭山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在分局设置由区级相关部门、人民银行、三大通讯运营商等20多个部门负责任人组成的联席会议办公室。彭山公安主动对接金融行业、通信网点、辖区企业,落实“一企一警”,警企反诈结对20组次,部门联动及时止付,有效减少群众损失。建立“反电诈中心-派出所-街道-社区-网格”的5级联动响应机制,依托国家反诈大数据平台和省厅电诈预警平台强化数据分析研判,对发现的潜在受害人开展上门见面、电话劝阻等精准预警机制,形成了“政法统筹、公安主导、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全社会反诈工作体制。2021年以来,先后下发核查名单3000余人,核查劝阻潜在受害人200余人,成功避免群众损失280余万元。
以“广”字出发 坚持精准滴灌齐并进
彭山公安民警积极深入辖区,走进党政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广场、商场等重要行业场所、重点部位,通过悬挂横幅、摆放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开设反诈课堂等方式,积极宣传反诈知识;组织全区乡镇(街道)以及上百余家机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开展集中化培训,覆盖率达到100%;积极协调物流行业、商超企业等印刷反诈知识包装袋,以“人动反诈知识跟随”模式,将印有反诈知识的包装、快递盒、瓶装水桶等走进千家万户,走进每个人身边;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干部、网格员等力量,开展敲门专项宣传活动。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以来,共开展线下反诈宣传500余次,开设课堂宣讲80余次。充分利用媒体、分局“两微”平台、“微警务”微信群等优势,共发布300余次1000余条信息,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知识;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自导自演拍摄反诈宣传短视频3部,情景剧现场演绎3次,投放辖区商超LED屏、公益广告平台100余次,覆盖辖区群众8万余人。
以“准”字推行 坚持科技助力强警务
面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现象不断更新迭代,诈骗手段不断“更新”模式的情况,彭山公安借助“国家反诈中心”App及自主研发“彭山反诈”小程序,为辖区群众送上了“金钟罩”。在疫苗接种点、在人流密集、商圈、乡镇社区等地段,彭山公安多部门联合持续推进App及小程序的宣传力度,在宣传反诈知识的同时,耐心指导群众安装App及注册小程序,详细讲解两者的精准识别、及时预警电信诈骗的强大功能,助力守护群众手里的“小盒子”。2021年刑侦大队收到预警,及时阻止了一起冒充企业领导实施诈骗198万元的电诈现象,科技助力警务有效提升了反诈力度,更为群众筑牢了“防火墙”。(袁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