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文雯 潘可馨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谭别林
1月27日,达州市委政法委召开市委政法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全体委员(扩大)会议,市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孙骏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深入学习了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及全国教育整顿总结会精神、彭清华书记对四川政法工作作出的批示和省委政法工作会议及全省教育整顿总结会精神、中纪委十九届六次全会精神和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及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原原本本学习了中央政法委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制定的《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并研究提出我市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指出,2021年全市政法单位、县(市、区)党委政法委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取得了较好成绩。全市治安形势实现“两降两升”,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26.14%、11.96%,抓获违法犯罪人员、破案率同比上升4.9%、17.5%;市中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为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集体;市检察院被表彰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市司法局被司法部表彰为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集体;通川区深化政法干警“入网格”实践主题活动,入选四川政法为民十大行动优秀案例;达川区狠抓矛盾风险防范化解,严格落实分级接访化解制度,信访积案化解取得明显成效;万源市深入推进国家安全人民防线建设,实现乡镇、部门人民防线组织建设全覆盖;宣汉县打造巴山大峡谷景区环保法庭,常态开展治安巡逻联防、矛盾纠纷化解,开辟政法机关服务景区“绿色通道”;大竹县探索实施“两所一中心”联动融合基层社会治理模式,获得省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渠县率先建设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实现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解决”;开江县创新“有事请找我”“楼栋长”机制,切实将各类信访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各地各政法单位忠诚履职、担当作为的结果。市委政法委要及时梳理,形成评价意见,向县(市、区)党委主要领导反馈,县(市、区)党委政法委要主动汇报、积极争取主要领导支持,推动各项政法工作顺利开展。
会议要求,从“无”“创”“先”“廉”四个方面认真抓好2022年政法工作。
要突出一个“无”字。全市政法工作要围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为主线,树立底线思维,妥善处理化解好各类矛盾纠纷,坚决做好党的二十大、两会、北京冬奥会、成都大运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等重大会议、重要活动期间安保维稳工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要聚焦一个“创”字。要积极争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第一期合格城市,各地各部门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严格对标对标全国试点工作指引,全面落实试点各项任务,集中资源力量攻坚重点问题,全力做好中央试点验收工作。要积极争创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加强对全市社会治安问题的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实现专业化防控更加精准有力、社会化防控更加广泛深入、智慧化防控应用更加普及到位。要积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抓紧推动各项工作,通过示范市创建,充分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以高质量法治环境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要紧盯一个“先”字。要对标年度目标任务,提前梳理谋划,各级政法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衔接,各级政法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勤于思考、善于务虚,在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督办落实上有新突破,切实增强领导力、执行力。要在力量整合上加强统筹协调,发挥各级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作用,统筹政法单位及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等资源力量,塑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法队伍形象,着力提升平安建设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要牢记一个“廉”字。要深化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建设全面过硬高素质政法队伍。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政法干警要加强学习,把理论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不断加强内在修养,提升政法队伍形象。要保持廉洁本色,做到“内修于心、外化于行”,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去的地方不去,不该交的朋友不交,始终保持头脑清醒,做好先锋模范,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廉洁奉公,树立公道正派的良好政法形象。
会上,市委政法委委员,县(市、区)党委政法委书记、达州高新区党工委分管负责同志、达州东部经开区分管负责同志分别作工作述职。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高武林,市人民法院院长徐新忠,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陶成出席会议,市委政法委在家委员,县(市、区)党委政法委书记、达州高新区党工委分管负责同志、达州东部经开区分管负责同志、市委政法委机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