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马超
全面对接 提高返乡安全度
从11月6日起,坚持镇、村(社区)每天排查游仙籍农民工在省内外务工、疫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和返乡情况,建立台帐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共排查游仙籍农民工11.57万人,返乡农民工1456人,在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务工512人。摸清了明确返乡意愿人员情况(元旦前有明确返乡意愿3000余人,春节前有明确返乡意愿人数1.68万人),分三个组深入辖区镇、村、组,对农民工疫情防控工作及返乡后的全程监管工作进行专项督导,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全面自查巡查 根治欠薪
积极开展农民工工资拖欠“清零”百日行动,召开了工作推进会,采用“自查+专项巡查”的方式进行全面清查,自查项目67个,发现问题7个。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国有企业作为建设单位或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工程项目,以及有欠薪投诉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抽查,共抽查22家企业,发现有欠薪行为的有5家,目前已全部立案,切实保障了农民工工资支付。
全面服务保障 提升幸福感
印发了《关于做好疫情期间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的紧急通知》,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开展“送温暖”服务十项活动,出台了《绵阳市游仙区今冬明春农民工服务保障五件实事实施方案》成立了游仙区今冬明春农民工服务保障五件实事五个工作专班,把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相结合,积极组织游仙籍农民工参加第三届川籍农民工运动会(云健身),丰富了农民工的体育文化生活,提升农民工幸福感。
全面宣传引导 增强法律意识
为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疫情防控意识,在游仙发布、直播游仙等平台编制发布《致游仙籍和在游农民工朋友的一封信》《四川省农民工防疫指南》微信内容,印制发放《游仙区农民工疫情防控宣传册》《四川省农民工防疫指南》《游仙区农民工服务手册》6万份,通过镇(街道)、村(社区)微信群、网络平台、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和驻外商会等进行广泛宣传。微信内容点击率达4万余人次,发放各类宣积手册1万余份,协调中国移动游仙分公司通过短信方式向全区11万在外务工农民工点对点发送《在外务工疫情防控提示短信》内容,积极引导农民工群体主动配合防疫工作,了解游仙农民工服务保障政策。
创新关爱方式 送温暖到家
为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留守问题,辖区仙鹤镇采取“政府部门指导+社会组织负责+志愿力量协同”模式,创新开展“线上父母沙龙+线下智趣互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以“鹤彩”妈妈扶新芽、“鹤彩”妈妈微课堂、“鹤彩”妈妈宣讲会“三大计划”为载体,构建家庭、学校、村委、社会“四位一体”的关爱农民工子女工作体系,营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让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能在全社会的温暖和关爱下茁壮成长。信义镇为解决因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量流出而产生的村民老龄化、弱势化等难题,聚焦农民工家庭“一老一幼”弱势群体,以邻里互动、互信、互爱、互助为导向,聚焦帮扶困难群众、服务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孵化培育本土社工服务人才队伍,致力于提供专业化、多样化、精准化的民生服务,构建起以“带货”、打扫卫生、上门理发等互助行为获取互助积分,再用积分兑换酱油、洗衣液等生活物品,提升群众互助行为主动性、积极性的闭环模式,切实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累计提供服务10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