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罗孝伟
今年8月,遂宁中院组建民事审判第二团队,短短3个多月已经受理案件429件。3名员额法官、4名法官助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审判工作。
他们,是如何做到“精审细判”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辛勤付出的故事?
来得早,走得晚,常态化!
众所周知,现在的民商事案件类型多样、案情复杂,要想提升案件质效,就要打造一支过硬的民事审判团队。只要有一点空闲时间,民事审判第二团队成员便积极“充电”,不断学习法律业务,对于典型案件进行研讨,通过经常坚持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业务素质,为案件的及时、高效的审结提供了法律支撑。
为了提高工作质效,民事审判第二团队成员都会早早来到办公室,再次整理当天要开庭的相关资料,认真查阅每一个细节,以保证切实公正裁判。
一天4、5个庭下来,坐在食堂吃个晚饭,对团队成员来说是最大的放松。
吃过晚饭,团队成员不约而同回到办公室,又开始了工作。
一天平均开十几个庭,庭后要处理的相关事情也不少,合议案件、审核资料、起草文书……
大家各就各位,各施其责,直到把当天审结案件相关后续工作做完才离开办公室。
“来得早走得晚”,已成为他们的“标签”。
是母亲,是女儿,未尽责!
魏星,是团队唯一一名女法官。
作为一名四级高级法官,自加入团队后,每天平均开四个庭,她用并不强健的身体扛住了巨大的工作压力。魏星,是一名女法官,也是一个11岁孩子的母亲,更是父母的独生女儿。
谈到家庭,魏星满脸愧疚,对于家庭,她给自己的评价是“不称职”,没有照顾好孩子,也没有尽到做子女的义务。
孩子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时期,却经常托付家人和朋友帮忙接送、照顾;父亲父母身体抱恙,却还要替她照顾孩子;病痛时,两个老人怕耽误女儿工作,互相搀扶着到医院接受治疗。
让魏星记忆最深刻的是,有一天晚上接孩子放学,孩子开心地对她说“妈妈,你真好!”为什么?弄得她一头雾水,“因为你今天来接我了!”
一句简单的话,让魏星的泪夺眶而出,这是对家人愧疚的泪……
好父亲,好法官,做后者!
徐堂富,是团队里的一名一级法官,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30多岁的他,正处于事业和家庭都需要他的时候。
今年9月徐堂富的二孩出生,为了能够陪护妻儿,徐堂富在请假前加班加点办结手中案件,但刚回家陪护妻子十余天的他,听同事告知自己的案子已经积累到七十多件,徐堂富不顾妻子的埋怨,立刻提前结束休假回到工作岗位。
大孩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正是需要父亲陪伴和引导的时候。徐堂富给自己规定每天给在异地上学的孩子发半小时的微信视频,陪孩子聊聊天。可是,一忙起来的他连这半小时的亲子时间也没办法保证。
对工作,他却充满了满腔热忱,对每一个案件的蛛丝马迹都不放过。一起合伙合同纠纷案当事人,她的丈夫与别人投资揽工程后因病身亡,她便要求对方退还合资款。案件由徐堂富负责审理,通过认真查清事实,最终让当事人拿回了合资款项。当事人感谢不已,将书写着“正义之剑执法如山 公道人心人民靠山”的锦旗送到遂宁中院,却未能再次见到忙碌的徐法官,只好托人转交。
阅历深,勤奉献,很给力!
作为团队的负责人,岳文法官从事法律工作30年了,经手处理案件几千件。
他说,民事审判第二团队成立后,主要从事商事案件审理,合同、公司、金融、保险、建工,这些类别的案件非常复杂,案件也特别多。在这种情况下,团队的每一个成员团结努力,做工作不推诿不攀比,团队取得的成绩都是大家努力得来的。
“民事审判第二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在不断努力付出,李骄阳孩子刚一岁多点;龚念有孕在身;刘七萍、莫文杰虽是新招录的年轻人,能很快进入角色,积极参与庭讯、起草文书、与当事人沟通……”
说起别人的付出,他如数家珍,闭口不提自己的事。
在年终冲刺时,岳文患上带状疱疹疼痛难忍,他从不吭声坚持工作,只在周末悄悄去医院开点吃药擦药,又默默回到工作岗位,带领大家一起合议案件。他把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经验、思路和智慧无私奉献给团队,让年轻同志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去伪求真,透过表象看真相,让每一个判决都公正准确。
429件案件,件件关乎民生问题,案案都得到公正审理。
遂宁中院民事审判第二团队,用自己的实力和付出有效促进遂宁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群众切身利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