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核对一下账号看对不对,没问题我就确定转出了。”“没问题。”“转账成功,我已收到。衷心感谢法官依法为我维权!”日前,随着当事人鼠标的一下点击,银行界面显示操作完成,原告显得很激动,紧紧握住法官的手连声表示感谢。这个案子能够调解成功,和当事双方一样,绵阳市涪城区法院法官刘凌宇也是非常高兴。
这件事的起因本是一个好意,未曾想却走上了法庭。原来,2020年,1961年出生的王某某,经肖某某的介绍,与某劳务公司签订合同到建筑工地干活。不料,2020年10月2日下午,王某某在施工工地进行浇筑时从操作架上摔落,造成头部受伤,被立即送往医院治疗,截至2021年6月,前期医疗费用就用去近40万元,由肖某某支付。而后续治疗,还需手术,但费用却没了来源。王某某的家庭也就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这次事故也对其造成伤残,使其丧失劳动能力,作为家里的经济支柱,这一次意外对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打击,遭遇如此变故,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后续的治疗和护理费用更是难上加难。面对如此艰难的现状,王某某家人和肖某某以及劳务公司之间就赔偿事宜却迟迟达不成一致意见。
前期,经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多次调解,当事双方就赔偿金额迟迟未能形成一致意见。作为王某某的家人,看着躺在病床上的王某某,心里愈发着急,这笔赔偿款对于他们一家人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迫于无奈,2021年7月,王某某的家人将其上诉到涪城区法院,希望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早点拿到赔偿款。
涪城区法院办案法官在了解到王某某的情况后,及时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希望能够尽快促使其达成调解意见,让王某某尽早接受后续治疗。面对法庭的调解,当事双方仍旧各执一词,被告方也不愿意承担太多的赔偿金额,法庭前期调解未果。面对被告一方的强硬态度,办案法官从法律条款以及不履行赔偿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方面,积极做被告方的思想工作,促使其积极进行赔偿。同时,也从节省维权成本,尽早达成赔偿调解的角度,积极做原告王某某家人的思想工作,在合理范围内适当降低赔偿要求。
调解进展并不顺利,几次调解仍无结果。可一旦走上诉讼程序,想要拿到这笔赔偿款就更久了,且办案法官今年的时间已经全部排满开庭,要开庭就得等到明年。面对王某某一家的急切心情,办案法官也极力想要调解成功。日前,在办案法官白天开完庭审后,晚上召集该案双方当事人继续进行调解。功夫不负有心人。该案终于得到成功调解。就原告王某某家人提出的200万元诉讼请求,除前期被告肖某某已经支付的40万元医药费,其再赔偿10万元,劳务公司赔偿80万元,王某某自行承担70万元并立即履行。此案庭前调解圆满成功。
冬天的夜晚,室外温度已低至几度,但室内双方当事人和法官的心里,却深深感受到了法治的温度和法官的温暖。其中的艰辛,当事双方和法官的心里,都最清楚。案子得到成功调解,有了一个好的结果,看着当事人脸上绽放笑容,法官刘凌宇感到十分的欣慰。
(周兰兰 郭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