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收到“协查公文”后失联 龙泉驿警方紧急寻人止损

  
2021-12-15 17:46:06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曾昌文

“立马发动所有员工,一定要找到她!”成都市公安局龙泉驿区分局大面派出所民警袁勋对陈女士所在单位的负责人说道。而此时,距离陈女士“失联”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她的电话依旧处于通话状态……

12月13日中午12时左右,大面派出所接到反诈预警称,辖区居民陈女士有被诈骗风险,接到预警后,民警袁勋立马给陈女士拨打电话,“您拨打的电话正在通话中……”民警又接连打了数十个电话,依旧联系不上,此时袁勋心里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他立马与陈女士所在的单位联系,发动单位员工一起寻找。终于,通过查看监控、挨个房间敲门,民警在单位的一个房间角落找到了她。


果然,不出民警所料,陈女士“失联”的这段时间里,一直在被骗子“远程控制”。民警见着陈女士的那一刹那,她万分诧异,手机里还显示着视频共享。“妹儿,你遭得是电信诈骗,快把手机给我。”袁勋拿过陈女士的手机,向对方表明了自己身份,对方见着真民警来了,立马挂断了视频。在得知陈女士已经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后,民警立马让她挂失,这才挽回了一万二的损失。

经历了此事的陈女士惊魂未定,她告诉民警,她在上午10点43分接到了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南充市公安局的“刑警”,表示陈女士涉嫌一件上海的非法洗钱案件,需要配合调查。而后向陈女士确认了身份信息及银行卡信息,陈女士见信息无误,便慢慢放松了警惕。这时,对方又称可帮陈女士作证,洗清冤屈,但为了案件调查的顺利开展,不能告诉其他人。

在对方的指导下,陈女士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退出了微信,关闭了手机里的通话及短信接收功能。准备就绪后,对方加了陈女士的QQ,发来了一个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的地图定位截屏和一张“协查公文”,陈女士看见公文上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随后,对方又发来了一个视频,视频里播放着陈女士所“涉及”的案件,这让陈女士不禁慌了神。

接着,对方称,为查清陈女士的资金流动及明细,必须下载网易会议APP,陈女士按照步骤操作完成后,对方给她发来了视频及屏幕共享,同时发来的还有一个陌生网址,对方称这是“安全防护”软件的网址,在进入该网址前,需要卸载手机里的反诈APP,否则,两个程序不兼容,在下载完成后,按提示输入银行卡号和密码即可。陈女士听指示照做,卸载了手机里的国家反诈中心APP,打开了陌生链接,正当陈女士输完卡号,民警便找到了自己。

至此,一条完整的冒充公检法套路便清晰地展示出来了,此次劝阻的成功不仅在于民警和陈女士同事的不懈寻找,更得益于陈女士注册的“蓉城反诈卫士”小程序,它及时开启预警推送,给民警争取了劝阻时间。

那么,为何假冒公检法诈骗高发且成功率高?办案民警告诉记者,首先,不法分子利用公检法机关的权威性,击破受害者的心理防线;其次,不法分子向受害人发送虚假通缉令、逮捕令等,使受害者产生恐慌心理;第三,受害人急于自证“清白”,配合“调查”,在诱导下向“安全账户”转款,最终造成钱财损失。

民警提醒:“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涉案人核查资金、下载App或提现转账汇款;“公检法”机关办案不会通过微信、QQ、传真、邮寄等形式发送相关法律文书和个人工作证件。请广大市民一定要提高警惕,注册“蓉城反诈中心”小程序,为自己的财产多一份防护。

编辑:谢梦吟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