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群慧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吴显云
昨(16)日,记者从资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了解到,2021年,资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深化党委依法执政、科学民主依法立法、政府依法行政、司法公正高效、社会有效治理为主线,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为着力点,坚持依法治市、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资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资阳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取得新成效。全市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学法重点内容,作为干部教育培训重点专题,作为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等干部学院重点课程。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专题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市委依法治市办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民法治宣传重要内容,在全市组织开展“两微一端一网”新媒体宣传活动,打造“互联网+”专题法治宣传阵地,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运用“法治资阳”融媒体平台和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通过报道、评论、理论文章、短视频等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人心。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八五”普法规划和法治社会、法治文化实施方案,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党对全面依法治市的领导全面加强。健全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工作制度,支持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开展工作。建立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长效机制,严格落实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会议学法制度,严格执行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不断提升。认真贯彻执行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两规则一细则”,印发全面依法治市年度工作要点,通过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会议和委员会办公室会议,统筹谋划全面依法治市各项重点工作。“1+5+N”工作机制规范有序运行,左右联动、上下贯通、同频共振依法治市工作格局彰显强大合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取得新成绩。加快推进重点领域立法,出台成德眉资四地首个区域协同立法《资阳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资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资阳市城区机动车停车条例》《资阳市中心城区山体保护条例》地方性法规正式施行。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组织开展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全面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和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制定新行政处罚法理解与适用工作指引,指导和督促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法治领域改革,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庭审实质化改革,制定案件繁简分流优化司法资源配置的若干意见和审判流程管理规定,健全完善案件分流标准和分类考核机制。建立资阳市公安机关办理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议案、旁听庭审等制度机制,推进刑事案件庭审实质化工作。与重庆荣昌、大足等地检察机关联合制定跨区域流域保护检察协作机制,纵深推进跨区域公益诉讼检察协作。组织开展2021年“全民普法·一月一主题”活动,突出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推动“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推动全民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不断提高。
法治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推出新举措。制定《合法性审查工作规则》,组建合法性审查委员会,完善公职律师、法律顾问参与行政决策制度机制。组织法学专家对成安渝项目后期处置相关工作开展全面论证,有力推动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依法化解。主动服务毗河供水工程、天府国际艺术城项目和高新区中国牙谷项目、临空新城项目、北部新城项目等重点项目,保障项目在法治轨道上有序推进。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团“组团式”服务重点项目,为各类企业提供法治体检等“订单式”法治服务。以示范创建为引领,加快推进对外开放法治示范区试点创建工作,加快建成投资政策透明、贸易环境公平、监管能力高效、法治保障完善的“资阳市对外开放法治示范区”,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同城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领域突出问题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动态调整权责清单,规范行政审批程序,强化审批和监管联动,确保权力运行顺畅高效。狠抓执法司法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制定“六大顽瘴痼疾”问题清单、整改清单、责任清单,全部整改完毕。深入开展执行大会战集中行动、涉民营企业刑事“挂案”清理、法律援助等工作,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切实解决。聚焦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发出检察建议,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到法治温暖。落实矛盾纠纷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建立风险评估蓝、黄、红三色预警,完善“三三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纠纷解决途径相互衔接、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综合运用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困难帮扶等方式,构建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切实推动矛盾纠纷源头防范化解治理。
法治工作队伍基础进一步夯实。构建“1+5+N”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市级部门、县(区)、乡镇(街道)法治工作机构设置,严格落实“一村(居)一法律顾问”制度,不断夯实法治工作队伍基层基础。大力推进法治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推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完成执法勤务警员和警务技术职务序列改革。扎实开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举办英模事迹报告会,宣传先进典型人物事迹,举办“资阳十大忠诚卫士”“资阳十大政法先锋”等评选活动,形成正向标杆。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调解、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队伍稳步发展,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资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司法局局长谢华文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指引,资阳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在学深悟透、深信笃行上下功夫。资阳市委依法治市办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切实履行统筹协调、督促检查、推动落实的职能,梳理各项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进展情况,谋划好依法治市重点工作,确保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省委、市委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落地生根,为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