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众“急难愁盼”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达州法院开展“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综述

  
2021-12-22 10:02:34
     

丁畅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谭别林

“没有你们多年的跟进和追踪,我的血汗钱指不定什么时候才能拿得回来!”11月18日,在达州市通川区法院组织开展的执行案款集中发放活动上,申请执行人严先生收到了48万元强制执行款。当天,法院共向9名申请执行人发放执行案款549万元。积极回应群众对执行案件的关注,努力维护胜诉方合法权益。这是达州两级法院开展“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取得成效的一个方面。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法官深入群众宣传宪法、民法典等

达州中院供图

自“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开展以来,达州两级法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深化便民立案诉讼服务、推动审判执行质效全面提升、司法服务大局保障发展实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五个方面入手,取得了良好成效,让公平正义更加可触可感。

推动“切实解决执行难”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环节。为了让“纸上权利”兑现成“真金白银”,达州两级法院以“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为契机,扎实开展执行领域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强化执行程序规范、强化执行案款管理、强化执行流程信息公开、强化异地执行协作和协同执行、强化失信惩戒,不断健全解决执行难长效机制。

“所有物品已全部清理完毕。”11月22日上午,万源市法院依法对一处厂房进行了强制搬腾。被执行人万源市某汽贸有限公司、万源市某汽修中心因逾期不返还所租赁的厂房,同时拒不支付所下欠的租赁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申请执行人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受理该执行案件后,万源市法院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责令交出财物通知书及限期搬腾公告等法律文书,督促其尽快履行义务。然而,搬腾限期已过,被执行人仍未履行。多次沟通无果后,为保障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法院依法进行强制搬迁腾房,为及早兑现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法院组织双方当事人现场达成了折抵51.5万元欠款的以物抵债方案,并当场将折抵欠款的办公用品和机械设备等财物交付申请执行人。

为了有效打击拒不执行者,达州两级法院深化执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调联动,建立常态化打击拒执犯罪工作机制,以全方位、多角度的执行手段重拳治“老赖”,让被执行人彻底打消“不履行生效判决法院也拿他没办法”的侥幸心理。此外,为加快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格局,达州两级法院联合多部门共建惩戒机制,综合运用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限制贷款等方式,不断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活动空间。

数据显成效。今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0841件,结案16756件,结案率80.40%,执行到位金额23.24亿元。其中,共受理涉农民工工资执行案件913件,结案753件,执行到位金额2545.42万元;共公开曝光失信被执行人23416名,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等10296人次,罚款、拘留和追究刑事责任163人。

深化便民诉讼服务

“这个诉讼服务终端设备真不错,你们指导,我自己操作,十分钟不到就立好案了,很方便。”日前,市民陈先生来到达川区法院诉讼中心,使用诉讼服务终端设备完成自助立案。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陈先生还学会了使用微信小程序立案。“这下足不出户,也能快速立案了。”陈先生感叹道。

优化便民服务设施,让诉讼流程更加简洁。这是达州两级法院深化便民立案诉讼服务的缩影。

立案诉讼服务工作是接受群众监督、展示司法形象的“第一窗口”。为了擦亮这扇“窗口”,推动“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走深走实,达州两级法院建立了现场立案、自助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多层次、立体化立案渠道和服务窗口,深入运用“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把立案场所从线下搬至线上,不断提高诉讼服务质效,为来诉群众提供全新的司法服务体验。

日前,被一起借贷纠纷困扰许久的市民王先生来到渠县法院诉讼服务中心,驻院人民调解员了解情况后,发现该案件案情简单、争议不大,征得王先生同意后,调解员迅速联系对方当事人来法院调解,经过面对面的沟通,这起案件当天就被顺利解决。

为推进诉源治理,构建矛盾多元解决机制,达州两级法院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诉讼保全等各类办案手段,为群众提供多元的司法保障。同时,不断完善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让当事人“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

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

近日,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在宣汉县法院当庭宣判。随后,同一法庭的另外8起案件也当庭审理完毕。从开庭到宣判,这9起民事案件仅用6个小时。

高效办案,快速解纷的背后,是达州两级法院简案速裁团队的辛勤付出。

随着民众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群众通过司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提高司法效率,缩短办案周期,及时快速得到公正裁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达州两级法院简案速裁团队应运而生。在案件审理中,本着“速度与温度兼顾,高效与公平并行”的“速裁精神”,办案法官根据案件性质,将案件分流至调解员、速裁团队、繁案团队处理,实行“四次分流”,做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与多元化解三驾齐驱,全面做实“分调裁审”。据了解,截至目前,简案速裁团队共计结案13229件,平均审理天数17.48天。同时,该团队整合现有诉讼服务资源,充分发挥诉前调解作用。

审判执行质效直接关乎老百姓对司法的获得感乃至对法治的信赖。今年10月,达州两级法院开启全员冲刺模式,人员向办案一线集中,对未结案件进行集中攻坚,推动审判执行质效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共受理案件59170件,审执结各类案件53644件,结案率90.66%,高于全省平均值(88.45%)2.21个百分点。

服务大局保障发展实效

11月4日,达州中院与重庆二中院通过执行指挥中心视频连线,召开某煤业系列案件协调会,协调处理系列执行案件。经过深入探讨交流,双方就案件办理达成一致共识。

保持信息共享,加强沟通协作,借鉴先进经验,在诉源治理、案件送达、审理、保全、执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感受公正正义”专项活动开展以来,这样的场景时常在川渝两地法院上演。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法院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自2020年9月重庆二中院与达州中院签订《四川重庆法院执行工作联动协作协议》以来,达州两级法院积极推动协议落实,细化相关工作举措,开展司法联动和执行协作,全方位推进跨域立案、协同办案、联动执行,积极促进便民高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司法协作格局形成,切实服务保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战略实施。截至目前,达州两级法院依托执行指挥平台,实现网上快速流转,快速办结重庆地区委托事务504件,委托办理执行事务288件。

全面从严治院不手软

“要以案为镜,深刻汲取违纪违法案件的惨痛教训;要以案为戒,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法院生态。”11月12日,达州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徐新忠以《以案为鉴、以案为镜、以案为戒,自觉接受警示教育纵深推进法院党风廉政建设》为题讲授廉政党课,180多名政法干警认真聆听,热烈讨论。

作风建设事关法院形象、法官形象,事关公平正义。“感受公平正义”专项活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把“严”的主基调贯穿到治院全过程,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审执工作同步推进,通过开展廉政教育、进行廉政谈话、充分发挥先进典型正面引领和反面案例警示教育作用,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法院生态,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严实的法院队伍。同时,将教育整顿与提升司法服务水平紧密联系,聚焦群众痛点难点,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编辑:王瀚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