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法治底色 奋力开创依法治区新局面 ——攀枝花市东区依法治区工作综述

  
2021-12-31 11:14:26
     

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世之仪表。2021年以来,攀枝花市东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和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法治东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着力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拓展,民主法治持续增强,依法治区强力推进,法治精神深入人心,崇尚法治、尊重法律、维护法律权威、自觉依法办事的良好氛围正在快速形成。


一年来,东区再次荣获“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区)”称号,东区司法局荣获四川省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先进集体,东区炳草岗街道凤凰社区、弄弄坪街道长寿路社区、银江镇沙坝村被评为2020年度省级“六无”平安村(社区),东区东华街道被评为2020年全省基层治理示范街道,东区东华街道民建社区、瓜子坪街道兰尖社区被评为2020年全省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党委统揽

开启依法治区新局面

今年10月,在攀枝花市东区区委党校举办的培训班上,来自全区10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接受了习近平法治思想等专题讲座培训,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大局意识、法治意识。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深谙于此的东区党政负责人带头严格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职责,努力将中央和省委、市委法治建设决策部署转化为法治东区具体实践,奋力开创东区依法治区新局面。

近年来,东区全面加强党对全面依法治区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区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完善依法治区工作联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街道(镇)分管领导和联络员,畅通工作交流渠道;同时将依法治区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目标绩效管理与考核,把东区领导干部履行推进法治建设职责情况列入年终述职内容,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积极履行法治建设工作“一岗双责”。

深入推进党委依法执政。研究制定东区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及工作任务清单,确保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备案审查制度,印发《2021年区委党内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增强区委文件制定的科学性和计划性,全年制定党内规范性文件19份。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推动“关键少数”带头学法用法。制定2021年区委领导干部学法计划,切实增强法律素养和素质。

推进宪法法律实施。依法有序推进东区人民代表大会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区政府、区监察委员会、区法院、区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进行宪法宣誓。做好规范性文件报备工作,2021年向市人大备案规范性文件7件。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完成《四川省〈选举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等修改意见,参加市人大召开的《攀枝花市观音岩引水工程管理规定(草案)》征求意见座谈会,完成贯彻实施《四川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情况执法检查,参与市人大组织的“七五”普法开展情况的视察工作。

锚定目标

多举措夯实法治软环境

“目前,东区网上可办率100%,材料减免率57.13%,压缩时限83.50%,全程网办事项占比90.48%,一次办事项占比100%。”东区行政审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东区通过服务电话等方式,在审批要件齐全有效情况下,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审核、当天出证(照),法治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在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方面,东区持续推进“一网通办”,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上做好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编制试点相关工作,认领事项5509项,依申请事项1159项。截至目前,省一体化平台事项按时办结率100%,主动评价率95.69%,好评率100%。印发《关于全面推行社区(村)民事代办制度的实施方案》,厘清村级民事代办事项,提高村级民事代办服务质量和效率。截至目前,东区各街道(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共办理各类事项242434件。2021年,区政府常务会议题100%进行合法性审查,重大合同100%进行法律评估。对5件区政府、区政府办拟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合法性审查。严格落实“行政权力清单”“行政权力责任清单”,2021年及时动态调整更新事项达1099项。推进乡镇(街道)赋权改革相关工作,制定《攀枝花市东区赋予乡镇(街道)县级行政权力事项目录》《东区街道放权赋权事项清单》等。开展全区执法人员培训2次,组织通用法律知识考试1次。开展全区行政执法人员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全区参考执法人员270名,考试合格率98%。

推进“四川省互联网+监管平台”“四川省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监督信息系统”等应用。开展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问题整改专项活动。推进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3件,东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为100%。

推进司法公正高效。完善员额法官、检察官动态调整、常态化遴选、退出机制。实行法官、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管理,完成法官单独职务序列转换套改工作和正常推进法官按期晋升工作。完善检察官动态管理,确保员额检察官梯队发展、良性循环。制定《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执法工作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助推执法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入额领导干部办案常态化,区法院坚持每月通报领导干部办案情况,区检察院坚持每季度通报院领导干部办案情况。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庭审30余人次。扎实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认真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辩护覆盖率达到100%。完善“两法衔接”工作机制,受理各行政部门移交案件12件。

在推动司法改革创新方面,东区作为攀枝花市唯一的全省政法系统跨部门办案平台试点县区,成功试点上线政法系统跨部门办案平台。完善“互联网+诉讼”模式,截至目前,已累计实现网上立案4310件,跨域立案36件。完成捕诉一体化改革工作,节约司法资源。开展降低羁押率的有效路径和社会危险性量化评估试点工作,创新制定佩戴电子手环、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羁押必要性审查公开听证等羁押替代措施。推进“情指勤舆”警务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完善“情指勤舆”中心、派出所勤务指挥室两级平台工作职责,成立指挥调度、情报研判、视频侦查三个专班,配套建立了情报研判、指挥调度、勤务联动、舆情应对等相关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制可依、有规可守、有序可循。

聚焦基层

深化法治为民新举措

12月3日,东区2021年“宪法宣传周”主题活动举行,向群众提供了专业、细致的法律咨询,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这个活动,办得好,让我们用法律维护自己正当权益。”市民评价道。

东区“线上+线下”开展的“宪法主题周”更是精彩纷呈。“线上”以“法治东区”微信公众号为宣传主阵地,开展网络知识竞赛;并协调运营商向全市手机用户推送公益普法短信;组织各部门干部职工和居民群众收看“CCTV2021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专题节目;区检察院与区教体局联合发力,以“青芒云课堂”网络直播方式进行法治授课。“线下”结合“法律七进”、“法治四川行”一月一主题等活动,重点开展了7场宪法宣传主题活动。同时,东区相关部门以宪法、民法典为重点,深入企业、农村、机关等开展普法宣传。

印发东区2021年“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工作方案。一年来,聚焦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等六大重点任务,发放民法典宣传册等法治宣传用品2000余份,开展法治宣传40余场,制作疫情防控宣传图5000份。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集中宣传活动,森林草原防灭火、乡村振兴等宣传活动。结合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打造了全市首家森林草原防灭火法治阵地。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对近6000余份劳动合同进行“法治体检”。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团服务全区中心工作的作用,全年法律顾问团共开展各项工作40余人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0余份,参与维稳纠纷调解20余人次。组建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队伍102名,法治班主任队伍320名。印发《关于建立东区区属学校法律顾问制度的实施意见》,2021年,东区学校法律顾问配备率达到100%。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三端”机制,健全多元主体参与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处服务。一年来,共成功调处纠纷2461件,成功率99.5%。

除此之外,东区还创新探索城乡基层治理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方法载体,建立城乡基层治理示范单位联系点制度,“1+4”工作联动模式,推动城乡基层治理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有机融合、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全力打造“党建红+公安蓝”“E+360”慧享阳城微治理、“一核两心三站”基层治理模式、三线文化阵地建设等社区治理精品示范品牌20余个。东区“137”志愿者服务被评为“全国创新社会治理优秀案例”。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在全区建成8个工作站、47个工作室的基础上延伸公共法律服务触角,分别在区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挂牌成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在现代服务业产业园成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推行“党建(双报到)+公共法律服务”新模式,培育出了“法约星期三”“法律义诊”等公共法律服务品牌。

      结语      

回首一年来,攀枝花市东区全面依法治区工作步履坚实,成绩斐然。放眼征途,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区各领域全过程,为人民带来更有保障、可持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法治东区始终不变的底色。

陈倩 何珊 文/图

编辑:王瀚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