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谭别林
11月1日,达州市召开解读和贯彻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新闻发布(第四场)。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外宣办主任杨晓军主持。邀请市交通运输局二级调研员刘巨明,市口岸物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吴继承出席,分别就奋力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交通物流中心”进行了解读,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刘巨明介绍,《报告》对交通建设取得的成绩用了这样一段话来表述:“金垭机场即将建成通航,成达万高铁开工建设,西达渝高铁正式落地,南大梁、营达、巴万高速和达宣快速建成通车。”这段话虽然文字不多,算上标点符号一共52个字,折射出来的内容却非常丰富,涵盖了航空、高铁、高速三个非常重要的领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铁公机”。这段话表达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二三一”:一个机场(金垭机场)、两条高铁(成南达、西达渝)、三条高速(南大梁、营达、巴万)、一条快速(达宣快速)。正是这个“一二三一”,为交通强市拉开冲锋序幕、奠定了坚实基础。52个字的成绩,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千钧,充分肯定了无数交通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战斗精神。
同时,也要正视发展现状,破难而进补短板。面对党代会提出的新考题,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达州交通人该如何答好高质量的“交通卷”?
刘巨明表示,我们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开展“一个行动”:交通运输三年大会战。“十四五”期间,将全面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承载力,集中力量开展交通运输大会战,交通运输建设投资估算885亿元以上。建设“两个枢纽”: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拓展“五向通道”:达州-万州-长江中游-长三角东出通道;达州-西安-京津翼北上通道;达州-重庆-北部湾南下通道;达州-成都西进通道;达州-巴中-广元-兰州西北通道。完善“七大网络”:航空枢纽网、铁路枢纽网、高速公路网、快速干线网、农村公路网、内河航运网、城乡客运网。
《报告》“振兴之策”描绘了达州交通运输的未来美好蓝图:中心城市,交通先行、物流加力。坚持交通塑“骨”,物流造“脉”,紧扣产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升级交通网络,持续提升智慧化服务型管理水平,形成交通大枢纽、大网络、大通道,推动物流强功能、降成本、提效率,全面提升互联互通、畅连畅通、直连直通水平,形成功能完备、安全便捷、畅通高效网络体系,加快建成“货畅秦巴、物通四海、誉达八方” 交通物流中心。
吴继承表示,市第五次党代会把建设“交通物流中心”摆在突出位置,明确提出多元发展现代物流、高效率打造开放平台。党代会报告既是动员令、也是任务书。未来五年,我们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打造“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发展枢纽经济、口岸经济、通道经济。到2025年,全面实现“11345”目标,即打造1个西部地区内陆开放高地、建成1个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载体、完善市县乡3层物流网络、畅通东南西北4向国际物流通道、培育500亿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到2025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到14%以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现代物流对全市经济的贡献率增长到5%以上、真正成为支柱型产业。
建设国际陆港大枢纽。全面推进“1+6+6+N”物流节点体系建设,推进秦巴物流园创建国家示范物流园区。以秦巴物流园、复兴现代商贸物流园为载体,高水平建设达州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统筹高新区秦巴物流园、公路物流园、空铁产业园等物流资源,集聚仓储基地、多式联运中心等基础性平台,开放口岸、保税功能区等功能性平台,加快建设万州新田港二期项目,推进金垭机场发展航空货运,推进河市机场向通用机场转型,协同宁波舟山港、广西防城港、新疆阿拉山口、内蒙古满洲里等港口、口岸,形成“港口内移、铁海联运、无缝对接”内陆港模式,打造西部重要的国际陆港。
建设开放口岸协同区。依托川渝陕省际交界地区区位优势,联动川东北、渝东北、陕南等区域市州协同申建开放平台。加快申建达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达州综合保税区。启动金垭机场航空口岸和河市坝货场铁路口岸前期工作,开展粮油、汽车等指定口岸论证,逐步构建全方位开放格局。高规格举办物流枢纽合作大会,以会促合作、促招商,成为对外宣传展示的重要窗口。做大做强国际班列,全面畅通四向国际通道,东向开辟西北地区经广巴达铁路连接达州、万州联通长江,以及成都经达成、达万铁路连接长江的两条通道。南向加强与北部湾合作,通过铁海联运通道衔接东盟。西向和北向通过铁铁联运大通道,全面融入成都、重庆、西安班列服务体系,衔接西欧和蒙俄。布局建设达州国际多式联运基地,打造西部重要的陆海联运通道到发地。
建设现代物流集聚地。大力发展冷链物流、快递物流、大宗物流、保税物流4种现代物流业态,发展多式联运、高铁物流、航空物流、绿色货配、智慧物流等先进物流模式,推进降本增效、促进多业融合,申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着力推进“公转铁”“散改集”,统筹布局建设两个二级铁路货运基地(河市坝、麻柳)、一个高铁物流基地、N个专业铁路货场的“2+1+N”铁路货场体系,进一步发挥达州铁路物流优势。依托物流网络打造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重点引进全产业链粮油企业,布局国际粮油加工、贸易项目,发展“大进大出”产业;依托陕煤南运、疆煤入川和下江南,争取建设西南储配煤基地,发展“重进重出”产业;集聚网络货运企业,建设数字物贸园,打造西南货运和贸易“结算中心”,发展“远进远出”产业。通过“11345”战略的全面落地,加快建成“货畅秦巴、物通四海、誉达八方” 的交通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