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降一升 眉山市前三季度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2021-11-04 20:51:28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熊勇

10月4日,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市经信局、市水利局、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全市前三季度环境质量情况。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9月,眉山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与前三年(1—9月)均值相比,实现“三降一升”。


“三降”是PM2.5平均浓度下降、O3平均浓度下降,臭氧污染天数下降。其中,PM2.5平均浓度为29.6微克/立方米,前三年均值为32.5微克/立方米,下降8.9%;O3平均浓度154.6微克/立方米,前三年均值165.2微克/立方米,下降6.4%;臭氧污染天数25天,前三年均值32天,下降7天。

“一升”是空气优良率上升。1—9月眉山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34天(优68天、良166天),优良率85.7%,较前三年均值(229天)提高了2个百分点。

今年1—9月,全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呈现“小河更净、大河更清”状况。纳入国省考核的15个断面,13个断面达到优良水体,较去年同期增加11.7%。


“小河更净”指除岷江和青衣江外,纳入市级河(湖)长制的15条市级河(湖、渠系)中,10条达到地表水Ⅲ类,全面消除Ⅴ类和劣Ⅴ类水体。毛河、粤江河等重点小流域由轻度污染改善为优良水体。

“大河更清”指岷江干流水质由地表水Ⅲ类改善为地表水Ⅱ类,青衣江干流水质稳定为地表水Ⅱ类,出境断面较入境断面水质稳定改善。

眉山环境质量几年以来持续改善,各部门齐抓共管,铁腕治污,具体措施:强化综合施策,实现岷江出境水质首次达到地表水Ⅱ类。全市深入实施生态治理行动、生活污染治理行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行动等,在岷江(青神段)干支流新增生态浮岛16个,建设生态堤防7.36公里。青神县投入1.33亿元,完成城市污水处理厂扩建、新改建城区市政雨污水管道38.5公里、改造老旧小区雨污水管网20公里,进一步提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全县92家畜禽养殖规模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100%。1—9月,岷江悦来渡口(出境断面)与岷江彭山大桥(入境断面)相比,总磷下降10.2%,氨氮下降50%,高锰酸盐指数下降20.8%,实现水质全面改善。


强化科技支撑,探索VOCs集中深度治理新模式。针对全市涉VOCs排放的中小型企业普遍存在收集处理率较低、治理技术单一等问题,在彭山区南方家具园区建设共享喷涂中心,采用水旋喷淋风柜+干式过滤+沸石转轮+RTO蓄热式热力焚化炉多级处理,治理效率明显优于单级处理工艺,VOCs去除率达95%以上,实现了“治理一个,规范一片”的攻坚理念,为共享治理模式的推广提供了宝贵经验。

针对中纺粮油(四川)有限公司等VOCs排放量大的传统老企业,建成时间早、标准不高,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有限等情况,因地制宜、量身打造,投入开展VOCs深度治理探索,对浸出车间、精炼车间和污水处理站等重点区域实施提标改造,经过走航,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浓度由1.53万微克/立方米下降至103.8微克/立方米,无组织排放废气削减了99%。浸出车间有组织排放废气去除达到效率85%以上。

强化精准治污,实施“三源”专项整治行动。印发《眉山市2021年工业源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眉山市2021年移动源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一系列专项工作方案,以“清单制+责任制”形式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加强统筹,全力推进工业源、移动源、扬尘源专项整治。今年4—9月,“三源”专项整治行动以来,全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10%,臭氧浓度同比下降2.9%,空气优良率同比上升3.8%。

编辑:王硼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