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治”融合为导向 努力打造法治护航服务型政府
——仪陇县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工作纪实
田越 谷海 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牟廷河 文/图
初冬时节,走进“两德”故里,德乡仪陇,在机关大门,居民小区、宾馆电梯等等都张贴有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倡议书,在公园、在车站、在码头、在校园、在医院、在企业等等,你都能看到法治创建相关知识、标语,让你真真切切感受到浓浓的创建法治政府气息。
近年来,该县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政治、法治、智治、德治”四治融合为导向,不断夯实法治基础,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县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作为推进“三个示范县”建设、实现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持续用力,法治政府建设呈现出全面提升、亮点纷呈的良好局面,先后荣获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第二批省级法治示范县、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全国和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国信访工作“三无”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荣誉,形成了法治护航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仪陇样板”。
以“政治”强引领,上下一体聚合力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法治政府示范县建设,仪陇县委县政府将此项创建工作纳入‘十四五’规划、全县‘十大行动’之一,成立了由仪陇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召开专题会30余次,对创建工作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过问、亲自督办,强力推进”。新闻发布会上,仪陇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提名人选、县公安局局长唐环宇介绍到,“我们坚持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托张思德干部学院、政法院校、在线学法考试等平台,培训公职人员7300余人次,让为民服务和依法行政意识入耳、入脑、入心,获得了中、省、市多家媒体媒体广泛关注”。
相关资料显示,仪陇县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考核分值占比不低于10%,采取网络检索、数据梳理、资料核实等方式,一月一督导,一月一通报,推动各项创建任务落实落地。自觉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强化政府内部权力制约监管,加强“府院”联系,司法建议、检察建议办理回复率、法院生效裁判执行率均达100%。
以“法治”强基础 筑牢治理根与魂
“一门服务、一章审批、一窗受理”,该县在南充率先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的改革措施,真正实现了让群众最多跑一次的目标。
“我们现在办事比较方便多了,省时省心。”正在大厅办事的一市民向记者说到。
近年来,仪陇县切实规范重大行政决策,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五步程序”,健全完善《仪陇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规则》《仪陇县政府常务会议议事规则》,以此撬动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最强”的一流营商环境,县域经济发展软环境测评连续两年位居南充全市第一。
在首德公司“帮多多”工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大厅,副总经理江爱民介绍到,近年来,随着“放管服”改革深入开展,我县政务性服务环境持续优化,但市场性服务环境仍然不足,工业发展存在“两高一不强”问题:一是宿舍食堂等非生产性建设成本占比过高问题,二是物流运输招工稳岗等生产性成本过高问题,三是财务会计统计申报等专业性不强问题。经过反复论证,县委、政府决定建设企业服务“帮多多”项目,用“市场化”服务手段弥补政务服务无法解决的问题,实现政务服务与市场服务错位互补。
该县还成立了以市场监管、卫生计生、农业交通等部门牵头的10支综合执法队伍,实行“局队合一”体制,切实理顺执法体制。扎实开展“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认真整改城市管理、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10个领域突出问题。
新闻发布会上,仪陇县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唐晓德介绍到,他们始终坚持严管优服的工作导向,力争“管”出潜力。一是严查严管市场乱象。我们每年都会开展“春雷行动”等系列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火锅行业违法使用地沟油、生产销售“偷工减料”劣质钢筋、翻新“黑气瓶”、“神医”“神药”虚假广告等各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今年查处老叫花串串店使用回收油加工食品案被评为“铁拳行动”全国典型案例。二是联合守护公平秩序。联合发改、公安、财政等16个部门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出台《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实施意见》,科学确定抽查事项和发起参与部门,压减涉企检查次数约30%,通过“进一次门、查多项事”,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防止任意检查、执法扰民。推进跨部门涉企信用归集共享,实施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和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去年以来共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企业171户、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21户,真正做到对违法者“利剑高悬”,对守法守信者“无事不扰、没事不查”。三是审慎监管新兴业态。制定出台市场监管领域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清单”,对网上订餐、无接触配送、共享单车、电商平台等新业态、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全面推进包容审慎监管,对于不涉及人身、财产、公共安全和不触碰安全底线的一般性轻微违法行为,实施差异化分类监管。首次违法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行政处罚,逾期不改的依法处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该县严格落实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审议决定、向社会公开等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涉及企业和公众利益的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充分体现民意;常态化召开县级“府院”联席会议,分析县政府诉讼案件应诉清理,积极主动接受法院诉讼监督,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执行率达100%;支持县纪委监委开展专门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案回复满意率达100%。
以“智治”强支撑 科技服务“新”连心
“在智慧治理方面,我们成立了智慧城乡治理中心,构建为社会治理、综治维稳、应急处突、便民服务‘一核多元、合作共治’社会治理智能化体系,累计收集各类事件信息1742件,交通事故索源132次、协助案件侦破98次、为群众寻物查证37次;实现531个村(社区)‘雪亮工程’视频监控全覆盖,建设视频监控点位2600余路;将“慧眼工程”视频监控等社会资源接入‘雪亮工程’,累计接入视频监控3万余路;全面完善单位、小区、住户楼的人脸识别系统、视频监控等科技设备接入公安大数据平台工程”。县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肖军向记者介绍到。
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县建成智慧平安小区32个、智慧平安医院10个、智慧平安校园25个,建成“六无”平安村(社区)32个。
在综合行政执法局指挥大厅,记者见证了全省率先建成“互联网+执法”办案平台的执法巡查、派遣、处置、立案、调查、查处执法程闭环式管理全流程,推动了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落地。
“我们整合城市管理各方力量,采取县级责任领导包片,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包街,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人员下沉,属地政府及社区全面落实管理责任等创新方式,构建以社区管理为主体,属地政府担主责的城市精细化管理体系,形成以“精致、细致、深入、规范”为内涵的城市管理模式”。仪陇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局长罗支欣介绍说。
同时,该县打造路政执法网上办案(公)平台、视频监控平台和不停车检测“三大智能平台”,深入推进路政执法规范化、科技化,被国家交通运输部高度肯定并在全国推广;创新推进卫生健康“互联网+”在线监管模式,实现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饮用水水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等在线监管;实施“物联网+明厨亮灶”建设,实现加工操作和设施设备同步监控,语音提示、超线报警,护航校园食品安全。
仪陇县充分利用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实现“村接件、乡录入、县审批”,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广“天府通办”APP,创新制作“一窗通”“营商通”操作流程,为申请人提供“傻瓜式”网上办事指南,实现县政务服务大厅和37个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好差评”系统全覆盖,并与省市完全对接,累计收到“一事一评”130.5万次。
以“德治”强教化 文化滋养育新风
在法治文化公园,各种法治文化知识、标语格外醒目。为深挖“两德”“三乡”文化资源,该县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长廊、广场、院坝50余个,依托朱德故里5A级景区、张思德纪念馆、德园景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等平台,实现“文化传承、法德浸润、全面融合”。
仪陇县司法局局长杨劲松介绍到,他们为了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全县遴选优秀律师组建县级普法讲师团,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法德宣传小分队37个,实现53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和全县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法德教育触角进一步深入至机关、学校、社区、农村等社会各单元。同时,还举办“法润德乡”系列讲座,创办《仪陇报》,开展校园“开学第一课”、院坝法庭,评选道德模范、张思德标兵等,让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感受道德和法治的力量,汇聚起全民崇德尚法的正能量。
法治护航劲头足,法安天下德润心。面对目前创建工作已进入冲锋冲刺、加力加压的关键时刻,仪陇县委书记郭宗海表示,他们将坚定不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统筹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确保成功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