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服务高效便捷,诉源治理实质化扎实有效

  
2021-11-06 16:39:30
     

11月3日,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召开“感受公平正义——酒麒麟带您看法院”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聚焦多元解纷、立案服务、分调裁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五项内容,围绕建机制、搭平台、定规则、推应用四个环节,全力推进案件办理、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更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和新期待的相关情况。




大力推行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改革,快速提升在线诉讼服务水平。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为群众一对一电话指导,利用“四川移动微法院”平台,帮助群众网上立案,让群众不跑路;开展全国跨域立案,让群众少跑路,现场诉讼辅导,让群众自助立案、自助缴费,努力为群众提供多样立案服务。今年1-10月立案民商案件7300余件,审查移动微法院、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平台立案6400余件。

充分应用人民调解平台、云上法庭庭审等服务平台,建立与立案相衔接的快速通道,推行网上调解、网上开庭、网上司法确认、12368“一号通办”诉讼服务热线等一站式诉讼服务,跨域为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有效减少疫情防控期间人员流动聚集,降低疫情传染风险。

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速裁办案团队10个,每个团队由1名资深法官+2名书记员组成,集中高效办理标的额为30万元以下的商事案件、15万元以下3万元以上的民事案件,利用资深法官经验丰富的优势,快速审结标的较小案件。为解决案件快速增长的问题,我院聘用5名法官助理,协助办理3万元以下的民商事案件。速裁审判团队形成“法官+助理+书记员”梯次办理案件的新模式,有效解决办案人员不足的问题,今年1-10月,速裁法官人均办案280件,法官助理人均办案153件。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专门的立案人员,按照繁、简案件的甄别及分流规则,将小额速裁案件和简易民事案件分至速裁团队办理,实现类案集约化办理,促进司法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小额案件按照小额速裁程序办理,实行一裁终审,减少当事人讼累。2021年1-10月,速裁团队收案3779件,结案3494件,结案率92.45%,调解撤诉2652件,调撤率75.9%,

持续推进“双明白人”工程建设,法院与基层组织签订“双明白人”协议,从优秀的基层干部中选任87名同志为陪审员,建立学习交流、培训指导、协作解纷机制,形成法院、司法、区级部门、镇(街)、基层干部联合解纷格局,积极构建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诉源治理的工作大格局,形成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合力。1-10月,人民陪审员陪审案件279件,安排陪审员共433人次,有效提升基层干部解纷能力,同时基层干部也积极协助法院处理涉及矛盾尖锐的637件案件。法院通过以点带面,联合协作,实现矛盾纠纷整体化解。

推行一镇一法官制度,在11个乡镇街道设立11个法官工作站,作为对接联络点,分别由11名员额法官负责联系一个乡镇(街),联系法官为工作第一责任人,积极参与党委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建设,参与所在街镇矛盾纠纷协同化解,及时解决二十多起群体性纠纷,促进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

推行财产保全制度,提升案件调撤率。为保障原告的权益,法院在诉前、诉中均引导原告提起诉讼保全。通过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促进案件当事人及时主动履行义务,减少了案件的上诉率,有效控制二审案件的诉讼增量。

推行示范判例,先判引导。在处理涉群体性、稳定性类案的过程中,法院选择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案件进行审理判决,待判决生效后,从法律上、情理上做好涉诉群体的释法答疑工作,引导当事人依示范判例解决争议问题。法院在处理泸州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被告的案件中,及时做好未起诉群众的工作,以示范判决引导当事人化解群体性矛盾,减少了近千件案件进入法院。

(方洋)

编辑:曾燕   校对:曾燕   审核:代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