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陈博
进入11月,新一轮疫情在成都爆发,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公安民警、网格员、志愿者……又一次冲锋在前不分昼夜地守护着“烟火成都”,此次抗疫斗争中,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司法所五位女同志也穿上防护服投入了战斗,他们虽是女子,但所经历的强度一点不比男子差。
巾帼抗疫顶起半边天
11月4日晚8点,司法所所长张帆就接到紧急通知,万年街道突发疫情,需要紧急支援,作为科长张帆迅速响应,奔赴现场后奋战到早晨7点又接新的通知,辖区内理工东苑小区发生新冠疫情,十点钟司法所全体成员到达现场投入抗疫行动。一直忙到午夜两点,第二天周六早上8点又准时到达现场分工合作,穿上防护服进入封控小区入户组织核酸检测,为居民送菜买药,安抚情绪。
“妈妈,你好久回来呀,你要注意防护哦”,“儿子,我就把你托管给胡阿姨了,你跟到的时候要听话哈,认真做作业”,“姐,你把妈接到你那边住一段时间”……作为中年女性占多数的二仙桥司法所,大家在抽空给家人打电话时常常眼角湿润。可是疫情冲锋的号角还没停,二仙桥司法所的“娘子军”都在抗疫的第一线,每日都穿上防护服进入小区,认认真真的做着排查、登记、协助医生检测、帮助居民解决生活困难等各项工作。
每天晚上八九点钟从封控区出来的“司法姐妹”,吃完盒饭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办公室,整理好行军床互道晚安就匆匆休息,似乎又回到学生时期的宿舍生活。
打好疫情法治宣传战
由于辖区抗疫形势严峻,居民情绪波动较大,针对这种情况,疫情爆发第二天,二仙桥司法所工作人员从院落回到办公室来不及休息就连夜整理出相关法律法规条约,明确了如实报告、不传播、服从指挥、不信谣不传谣的义务及相关法律责任,充分利用调解员网络、社区律师、法治志愿者等力量,利用线上线下宣传疫情防控的法律法规,同时讲解黄码、红码相关知识及应对措施,印发2000份“疫情防控法律法规明白卡”宣传海报广泛张贴,让群众充分了解各项规定要求,提醒群众在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时,提高辨别能力,相信科学的力量,遵纪守法,共同营造科学防治、理性应对的社会氛围。
连续作战日常工作不松懈
在如此紧张的疫情防控中,二仙桥司法所各项日常工作有序推进不松懈。从疫情伊始,二仙桥司法所就对所有矫正人员加强管控力度,督促其每天报告健康状况和行程。针对吸毒人员、孕妇、精神病人、封控区隔离人员这四类重点人群建立疫情期间分类台账,进行特别关注,关心其健康,安抚其情绪,确保不漏管不脱管。
期间4名健康码绿码变为黄码的矫正人员,引导其立即与社区报备、按管控预案居家隔离坚持三天两次核酸检测,直至其黄码转绿。刚回到办公室不久,就收到一份调查评估函需要回复。随即就和工作人员钟姐出发,又踏上到社区调查的路途。在疫情初始短短一周内,二仙桥司法所仍做了两次社会调查评估。疫情开始后第五天上午,有新入矫人员前来报到。评估、建档、入矫谈话、入矫宣告,所有工作有序开展。下午工作人员又再进封控区,扫楼、扫码、生活服务,抗疫工作进行时……
暴风雨肆虐后必有晴朗。二仙桥司法所团结一致,共同抗疫,怀着万分的信心力争早日打赢这场抗疫攻坚战。